撰文|赵景宜
设计|天宇
摄影|夏肥 (除特别标注外)
上周五,《户外探险》跟随一辆土黄色VAN,从亮马河出发,进入三环。很快,我们进入太行山脉。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突然出现的山景,就像是游戏中的建模。这是山野的世界。
这一次,我们来参加好朋友Columbia举办的玩徒派对。VAN停靠在了崇礼太舞小镇。冬天,人们在这里滑雪,夏天又来这里避暑。这场派对吸引了三千多人,他们徒步、越野跑。抵达终点时,人们又回到了起跑的地方,一场音乐节就要开始。
这台土黄色VAN,停靠在这里,变成了展览「车轮下的户外徒步」。车身上,装裱了摄影作品——背着徒步包的人,在雪山、溪流、戈壁中跋涉。这来自《户外探险》启动的荒野计划项目。这五年来,我们探访了横断山脉、藏东南、林珠藏布大环线、塔什库尔干古道、塔克拉玛干沙漠。
第一次,《户外探险》用24小时摄影展的方式,来呈现这些路线。除此之外,我们做了几场工作坊,探讨在徒步中,如何更实用、美观地佩戴方巾。现场准备了户外知识问答,挑战者能得到Columbia的随身瓶、羊毛袜、背包。
我们在草地上放了一个书架,展示与徒步文化有关的摄影集、图书。当然,还有《户外探险》最新推出的“越野跑专刊”。那期,我们采访的姜思达、阿卜,也来到了玩徒派对。对了,阿卜就住在崇礼。更准确说,他住在一辆厢式货车上。
在活动开始前,我想先谈一谈这辆VAN。它是一台鄂牌二手车,十九万购入。主编玄天告诉我,为什么不能称它为房车。他花了几万块,对这台车进行了改造。空间的设计,需要更好满足户外运动,有足够的收纳空间,放下自行车、雪橇、攀岩、登山所需的设备。车上没有卫生间,也没有淋浴间,只有简单睡觉的位置。
纪录片《徒手攀岩》的主角们,去往荒野时,用的也是这样的车。这几年,玄天常会开着VAN,去各种地方。“我开车去过新疆滑雪,去阿尔泰的禾木村。那边滑雪的人都很有故事,如果你不亲自去,是无法感受的。有一年,金犀牛(奖)在阿坝州。我们想用开车的方式,去接近四姑娘山。从北京出发,第一晚,我们睡在了平遥。第二天,我们进入秦岭,路过汉中,又在剑门关过夜…..”
“几年前,我和夏肥一起,去了一些白河这样的岩场。我们在外面流浪了一个多月,在车里睡,就住岩壁下面。每年冬天,我们会开这台车来崇礼,住上半个月。车就停在县城,只要靠近公共卫生间,能简单洗漱就行。白天就开去万龙滑雪场。下雪的时候,我们也在雪场过夜,车上睡一觉,早上直接踩着板子上山了。”
这台VAN,又开到了崇礼。在比赛前,我们视频采访了几十位来徒步的人,向他们抛出问题:户外徒步会带冲锋衣吗?在徒步中,你最讨厌队友的行为是什么?你这身徒步装备多少钱?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他们普遍都穿了冲锋衣、登山鞋,只有一对穿着古着休闲外套的情侣。他们没有任何户外装备,除了那根在半路上捡到的木棍。大多数人,都讨厌乱扔垃圾、不遵守时间,还有外放音乐。一个人谈到,有次去爬山,听了一路《好汉歌》让她很崩溃。
早上八点,《户外探险》也跟随人群,开始了徒步之旅。一位新来的编辑,并不困扰公放音乐。他没和人组队,一个人在徒步。他说,如果碰到了不喜欢的音乐,那就保持距离,要么远远超过这支队伍,要么干脆休息。反正这也不是越野跑,没有很强的竞技性。
感谢那天,人们都有很好的音乐品味。听音乐,成为了一种很好的陪伴一路上,我们听到了黑豹、陈奕迅、陈婧霏、声音玩具、Coldplay、康士坦的变化球,还有人在爬升时哼着法兹乐队的《控制》。
早上十点,下起了雨。人们躲进了一片松树林,不再被雨淋,只感到潮湿。很快,那些穿着雨衣的人,也走了进来。人们借着躲雨,开始了社交。这几分钟,《户外探险》多了几个微信好友:三位小红书博主(粉丝过万)、一位在大理开民宿的人、一位《户外探险》每期必买的读者、一位晚上当乐队鼓手,白天在北京高校的保安。
保安鼓手说道,这里来过好几次了,但都是陪领导来滑雪,他不会滑雪,只能旁边看着。这次来,是冲着音乐节,顺道体验下徒步。他觉得爬山很累,好在下起了雨,他喜欢被雨淋湿的感觉。我不喜欢淋雨,我喜欢晒太阳。他拍下了一个人,在草地上躺着看书。这种偷闲时刻,像是一首歌《令人倍感轻松的一分钟整》。
左右滑动查看;来自:Lbr
人们来到山上,在闲聊中,总会回到城市生活。我想,在北京的人,内心都有一座中国尊。有人在谈论国贸的写字楼,谈论某个同事的糗事,某家手机大厂给出的层级与年薪。也许,没有什么桃花源,生活本身就是混合的。这时,两个人从我们旁边走过。她认真对同伴感叹:“这里对你来说,是没有老家的风景好,但对我来说却很美呀!”
对很多人来说,整个徒步,前往缆车站那一段是最难的。工作人员鼓励我们,上面的补给点,会有肉夹馍,胜利就在眼前。首先,要爬升一段长坡,走的慢得花了快半小时。但你爬上去时,绝望发现又有一道同样难度的长坡。好在抵达后,缆车站的休息区让人感到安心,卫生间排起了长队,又回到了现代社会。除了补给点,这里能买到羊肉串、热饭热菜,以及一杯带着冰块的拿铁咖啡。这个感觉很好。如果是在野外徒步,抵达了某个山中小屋,也会有类似的体验吧?
下午六点,音乐节快要开始。我们准备了绿豆味精酿啤酒、哈密瓜味伏特加,送给了来逛摊位的人。这得感谢赤耳酿造的赞助!人们喝着酒,看着Van上面的雪山、戈壁、溪流。有时,从书架取走一本书,随手翻一翻————摄影集《ADVENTURESS》,展现了探索世界的女性。《Hit the Road》,讲述了一种开着宿营车、近乎游牧的生活。《走路的历史》,步行是身体、想象力和宽广的世界…….
“要是我早点看到就好了。” 一位读者捧着《去徒步》时说道。这是一本详尽的徒步指南,上面推荐了北京黄花梁、徽杭古道、喀纳斯、麦理浩径、梅里北坡等路线。在徒步知识中,会建议你如何选择徒步鞋、冲锋衣、头巾、急救包。这本书会教你如何渡河、如何避免失温、如何缓解高反…….其实,现在看也不迟,还有很多路要走。
天快黑了,大草坪重新属于音乐。 荷尔蒙小姐、霓虹花园、蒋奇明、柏林护士、KAWA乐队、达达。第一场演出结束后,空中出现了美丽的晚霞。但很快,传来了阵阵雷鸣,还有远处的闪电。雨开始下了,几分钟后,突然转成了暴雨。「户外探险」的VAN的雨布下,也站满了人。躲雨,就像是下了飞机等待行李出现,有着轻微的焦虑。
在雨停后,四散离去的人,又再次涌入到舞台。人们等到了蒋奇明登台。2023年,蒋奇明成为Columbia代言人,在新疆参演了短片《走进自然 自然会玩》——他牵着一只马,讲述道:“你看人,在城里上楼,难。二层楼都得上电梯。但是你看啊,这么大的山,走着欢着呢。”
除了唱歌,在舞台上,蒋奇明又一次谈到了山,谈到了自然,谈到了刚才的雨。“走出城市了,要听自然的声音,听昆虫的声音,听衣服摩擦的声音,听下雨的声音。”
雨,不止有声音,也会留下痕迹。聚会结束,我们收拾着东西,所有的杂志、书、摄影集湿透了。这些东西都很珍贵,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这也是VanLife,你在自由移动时,也意味着你会丢失一些东西,不管是有意、无意。最终,你也会得到一些东西,有意外的、有主动追寻的。
玄天告诉我,为什么想带着VAN来玩徒派对。过去,他们一直在拍有关VAN的生活。有一天,他想到,这台车本身就代表了VanLife。他独自开过这台车,在白河攀岩节、云丘山越野跑,做过展示和分享的活动。他把《户外探险》写的文章,做成了一张张海报,贴在了车上。
那些天,玄天和人们喝酒、聊天,或是讨论某个技术问题。这是玄天喜欢的状态,能知道读者关心什么,能交到有意思的朋友。“你只要开上了VAN,真正去上路,才能去感受这样的生活。”
第二天,我们要离开了。在车上,谈论起KAWA乐队的演出,年轻的观众们“抢”走了垃圾桶,带到了草地上。他们传递着垃圾桶,点燃了冷焰火,围着垃圾桶转圈。Columbia如此总结,这一次的玩徒派对:穿着泥鞋开火车,就这么蹦到尽兴。在这儿,只管撒开了玩!
最后,这台VAN停在了崇礼某个停车场,留下了啤酒、满是水痕的杂志。也许,我们会在滑雪季时前来。也许,这辆车马上要带《户外探险》去往某个新的地方。那时,我们还会再见面。
在徒步时,你最讨厌什么样的队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