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侵删)
案情简介
因生意周转需要,自2022年起,李某累计向刘某借款300余万元,并出具了相关借据。2024年,李某与刘某就所欠借款签订还款协议,李某及其父亲在借款人处签名捺印,李某父亲自愿对债务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借款到期后,刘某到李某家中催要借款,并向李某父母言明:“就算李某不还,你们也得还。”李某母亲听到此话后未作表态。随后,刘某再次对李某母亲说道:“嫂子,你一开始打电话跟我说,‘你放心,这个钱她不还你,我和你哥哥也会还你的。’”李某母亲回应道:“俺慢慢地还。”刘某据此起诉至法院,要求李某及其父母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法院审理
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李某向刘某借款的事实,有借据、转账记录、还款协议予以佐证,且李某亦认可该借款事实,故双方借贷关系成立,李某应当按照约定偿还借款本息。
关于刘某主张李某母亲构成债务加入、应对案涉借款承担连带还款责任的诉求,法院认为,债务加入需第三人明确作出愿意加入债务的意思表示,而非仅凭形式语言。在现场谈话录音中,李某母亲面对刘某要求其承担责任的表述时未明确表态,录音中“俺慢慢还”的说法亦带有明显的情感承诺意味和表述模糊性,不足以证明李某母亲具有承担债务的法律意图。
此外,该借款为李某个人借款,未用于李某父亲和李某母亲的夫妻共同生活,亦无法认定该债务系二人的夫妻共同债务。况且,在庭审过程中,李某母亲亦否认对案涉债务承担责任。
因此,对于刘某要求李某母亲承担还款责任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综上,被告李某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原告刘某借款本金300余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被告李某父亲对李某的上述债务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法官说法
并存的债务承担要求第三人具有债务加入的明确意思表示。这种意思表示,既可以是第三人与债务人约定加入债务,并将该约定通知债权人;也可以是第三人直接向债权人表示愿意加入债务,而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明确拒绝。在现实中,当事人为解决眼前紧急情况所作出的带有明显情感承诺意味和表述模糊的声明,应结合具体案情、当事人的处境及身份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不宜直接将其认定为债务加入。
来源: 山东高法
弘扬宪法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