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秋天来了,天气就该凉快了?错了!现在才是最“暴躁”的时候。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天,全国多地的天气像是集体“发高烧”:浙江建德冲上38.6℃,拿下全国高温榜首;福州、长沙、杭州、南昌、重庆齐刷刷突破35℃;上海浦东康桥一小时狂下65毫米雨,差点摸到“特大暴雨”的门槛;北京中午突遭狂风骤雨,路上行人措手不及;江苏常州半夜暴雨如注,局部地区成了“水城”……
这哪是秋天?分明是夏天杀了个回马枪!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还不是最猛的。下半年最强冷空气即将南下,两个台风胚胎正在西太平洋悄悄酝酿,一个可能吃掉另一个,变身“米娜”直扑广东,另一个则可能成为今年最强“秋台风”——桦加沙!
南方为啥还在“蒸桑拿”?副高“回光返照”。
先说这波高温。你可能会问:都9月了,怎么还这么热?答案:副热带高压。
它本该在9月逐渐南撤,结果它来了个“小反弹”,5880线牢牢控制整个南方,甚至5940线都推到了浙江沿海。
这意味着什么?简单说,就是天空被高压盖住,太阳猛晒,空气下沉增温,地表温度一路狂飙。所以,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南方所有省份全被高温“一锅端”。
浙江建德38.6℃,湖南、江西多地冲上38℃,刷新了9月中旬的历史高温纪录。
更离谱的是,这种热还没完。
9月16-17日,副高还会再强一波,在冷空气到来前,搞一次“锋前增温”——也就是冷空气还没到,热空气先被挤压升温,导致高温短暂加强。所以,南方的热还会“最后疯狂”一把。
暴雨为啥“到处开花”?副高“外强中干”。
你可能又纳闷了:一边是高温,一边又是暴雨,这天气是不是“精神分裂”?其实不然。这些散装暴雨恰恰说明:副高已经“外强中干”了。
表面上看,副高很强,控制大片区域;但实际上,它的边缘已经开始“松动”,暖湿气流和局地对流一碰,就炸出一场雷暴雨。
你看:北京市区突遭狂风骤雨;江苏常州出现“精准暴雨”,局部雨强惊人;上海浦东一小时下65毫米,接近≥60mm/h“特大暴雨量级”;广东珠三角雷雨天天见,说来就来。
这些都不是偶然。它们是副高即将减弱的信号。
而真正的“终结者”已经上路了——西风槽。
冷空气要来了!南方高温即将“退烧”。
9月15日早晨,一道深邃的西风槽已经抵达新疆北部,正以每天1000公里的速度向东推进。它就像一把“冷空气大扫帚”,将在未来3-4天内横扫北方,直扑南方。
这股冷空气有多强?
它是下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影响范围极广——除了福建中南部、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华南和西南部分地区外,我国大部地区都将被它席卷。
9月18日后,南方的高温将全面缓解!浙江、江西、湖南的“秋老虎”将被彻底打趴,气温回归正常甚至偏凉。
但注意:冷空气到来前,高温还会“最后挣扎”。
9月18日前,由于“锋前增温”效应,浙江、江西、湖南等地的高温可能再创新高,甚至打破历史纪录。
双台风酝酿中:米娜+桦加沙,秋台风要来了。
如果说高温和暴雨只是“前菜”,那接下来的台风大戏,才是真正的“主菜”。目前,西北太平洋上已经出现两个台风胚胎:98W已经进入我国南海,但它不会马上发展,而是会被“拖住”。99W在菲律宾以东生成,正快速加强。
这两个家伙要上演一出“台风版吞并大戏”:99W会先“拖住”98W,不让它走,然后慢慢发生藤原效应,整合能量后,加强为今年第17号台风“米娜”,并向广东沿海靠近。
而更远的太平洋深处,还有大片热带云团在发展,它将先缓慢增强,等99W减弱后,迅速爆发,成为第18号台风“桦加沙”,随后也向华南沿海靠近。
秋台风有多猛?比夏台风更危险。
很多人以为,夏天才是台风最多的季节。其实不然。秋台风往往更猛、更 难以预测。
为什么?
9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海温普遍在29℃以上,巴士海峡甚至达到30℃,暖水层更深,能量更足,台风一来就“吃得太饱”,容易快速增强。高空风切变小,低空水汽充沛,台风发展环境极佳。秋台风常与冷空气结合,制造出“冷暖交汇”,导致降雨更强、范围更广。
历史上,全年最强的台风大多是秋台风。
比如2024年,最强登陆台风“摩羯”和华东最强台风“贝碧嘉”都出现在9月。所以,未来的“米娜”和“桦加沙”,潜力巨大,路径多变,极有可能在近海突然增强,对广东、海南、台湾、福建构成严重威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