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课堂便是世界。
“教育是使人能在社会中实现自我的艺术。”九月的风里,我们听到哲人的声音,我们的世界也因为九月的开启变得更加高远、更加辽阔。
课堂之小,是世界之大。看,粉笔写下的不仅是公式和文字,更是未来的可能。听,话语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信念和力量。
文丨肖培东
编辑丨当代教育家编辑部
本文字数1301,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课堂,是整个世界的缩影。那些稚嫩的岁月都可以做证,我们与世界的相融。比如那一个个九月。
九月的风从树梢掠过,校园里的梧桐很快就能感知到季节的更迭,那些宽大的叶片边缘开始泛黄,像被岁月轻轻烫过的书页。
那些新书呢,一本又一本的,封面泛着光亮,发到九月的桌子上,像刚来到世界急着舒展开的新叶。
色彩斑斓的图案自不必说,那特有的油墨香气更令人难忘,它们微笑着,酝酿着一个新的开始。
阅读,打开世界;计算,丈量世界;美术课,描绘世界;体育课,踩响世界。
校园,是一个世界,我们在其间观察、探究、思辨、解惑。语文课文更长了,数学书上多了些复杂的公式,暑热里停歇了歌唱的教室再次响起琅琅书声。
那是种子破土而出的脆响,是翅膀初次展开时的轻颤,是生命向着光明生长的自然韵律。哦,那其实就是世界生长的声音。
那株最早感知秋意的梧桐,坦然地接受着时光的雕刻;而那石缝中掩藏不住生机的野菊,却总是在九月的霞光里恣意绽放属于自己的色彩。
课堂,就是这样的世界。
你会看到白云游过蓝天,听到鸽子追逐河流。田野里绿意盎然,其实就是一张张求知的笑脸在摇曳。大地上树木蓬勃,其实就是一个个矫健的身躯在拔节。
每一次课文背诵,每一次数学订正,每一次历史穿越,这个世界都深情地映照在我们渴求知识的眼眸里。
慢慢地,我们都在课堂里成了我们自己。这个不断被发现、被认识的世界,开始走向我们的生命深处。
而在多年以后的某个九月,我们在温柔的光晕里站上了讲台,我们不再是讲台下稚嫩的笑脸,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却更为深刻。
原来,课堂便是世界。
“教育是使人能在社会中实现自我的艺术。”九月的风里,我们听到哲人的声音,我们的世界也因为九月的开启变得更加高远、更加辽阔。
课堂之小,是世界之大。看,粉笔写下的不仅是公式和文字,更是未来的可能。听,话语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信念和力量。
课堂,就是世界。我们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上远航,我们托举翅膀送他们飞向远方。
课堂,就是世界。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古代文明、现代科技,时间在其间沉淀,宇宙在其间运转。
课堂,就是世界。我们见证生命的绽放,我们与成长同行。
在课堂上,我们是播撒种子的人。当苦思冥想、百般锤炼的教学问题呈现给学生时,一只又一只举起的手,似春笋,似擎举着的绿荷,层见叠出,挺拔有力,那是心灵在课堂上的回应。
在课堂上,我们是推动学生成长的人。言语见光,春风掠过。好的课堂,会让懵懂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会让怯懦的声音逐渐变得洪亮。等到每一双迷茫的眼睛开始发光,等到每一个低沉的声音灿烂如阳,课堂就是一个无比光亮的世界。
在课堂上,我们是播种梦想的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都在努力奔向远方。好的课堂,让每一个孩子都被看见,都有自己的星辰大海。以热爱抵御平凡,以创造点燃火花,以包容滋养成长。
原来,我们教的每一课,都可能孕育一次影响学生终身的启蒙,是送给世界的礼物!
把讲台上的每个九月勾连起来,我们会看到自己的生命轨迹。那是一圈圈年轮,粗粗细细、窄窄宽宽、疏密有致地刻画着生命的无悔。
那么,这个九月,我们准备又一次认真写下自己的名字,像当初一样。这,就是我们和自己相处的最好的、最永久的、最幸福的方式。
无他,课堂就是世界。
本文作者:肖培东,浙江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温州市享受教授级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全国首届“我即语文”教学奖获得者,多家语文核心期刊专栏主持人。出版专著《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教育的美好姿态》《语文:深深浅浅之间》《语文:培东有约》等。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5年09月第09期[上半月]
编辑:孙彦晗
二审:董慧慧
三审:张雪丽
并转发给更多人看哦~
因为微信公众号改革了推送机制
如果不常点开则会晚收到我们的推送
我们想产出更有价值的文章
请关注并星标“当代教育家传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