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吴净净
三代歌者同台,群星齐聚郑州。“弘扬民族美 放歌新时代——第六届民族男高音公益演唱会”近日在在郑州举行。这场民族音乐盛会首次登陆中原大地,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郁钧剑任总策划,殷秀梅、张也、吕继宏、刘和刚、谭学胜、徐子崴、于海洋、张明旭等老中青三代歌者相聚,为郑州这座“乐韵千年”的城市献上了一场兼具文化厚度与时代活力的视听盛宴。
此次演唱会延续了在北京、上海、成都、哈尔滨等地前五届“人才接力”的核心特色,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民族男高音演唱者数百人,并以“60后”领军人物吕继宏为标杆,“70后”“80 后”中坚力量刘和刚、谭学胜、陈永峰、吕宏伟、穆维平、王志昕、胡栓栓、王昭璋等为骨干,集结了一大批“90后、00后”民族声乐新生力量的于海洋、张明旭、曾勇、孔庆学、冯金伟、庄云龙、吉天、邓超然、王梓源、郁留成、王饼等,形成了跨越代际的演唱矩阵。
另外,这次还特邀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张也、王庆爽以及周彬惊艳亮相。殷秀梅的《阔步新时代》气势磅礴,张也的《祖国你好》温婉动人,王庆爽的《谁不说俺家乡好》以及河南籍的周彬演唱的具有河南豫剧风格的《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为演唱会注入多元声乐魅力。整场演出由著名指挥家夏小汤执棒,80人的河南交响乐团现场演奏,100人的河南省合唱联盟合唱团伴唱。在演唱会上十多名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文旅部展演奖得主以及在读民族声乐博士生将轮番登场,用扎实的唱功与独特的演绎风格,展现了民族声乐的中坚力量。
“从新郑编钟的古老回响到今天的民族声乐高歌,河南的音乐土壤从未停止孕育感动。”演唱会总策划、总监制,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院长、哈尔滨音乐学院名誉院长郁钧剑介绍,此次演唱会选择在郑州举办,也正是因为这片土地流淌着华夏音乐最古老的血脉。作为有着绵延两千余年音乐历史、华夏音乐文明重要的发源地,早在2000多年前,《诗经・郑风》便以婉转优美的曲调,记录下郑州地区的民风民情与音乐风貌,成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珍贵遗产。而新郑编钟、兔形陶埙、陶铃等众多音乐类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彰显着郑州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样也为郑州现代音乐建设奠定了坚实而深厚的文化根基。
依托这份厚重的文化底蕴,演唱会的旋律与中原大地形成了自然的情感共鸣。尤其是演唱会中有一组男声合唱,将八首分别都是表现河南大地的人文景色的歌曲“串烧”在一起,如《少林,少林》、《编花篮》、《再见了,大别山》、《谁说女子不如男》、《牧羊曲》、《绒花》、《朝阳沟》、《我们是黄河泰山》,既展现民族声乐的广博包容,也通过对共同情感的表达贴近河南观众。到了尾声全体演员合唱的《保卫黄河》,也将对中原大地,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赞颂,气势磅礴地点燃全场。总策划郁钧剑表示,郑州的泥土里,藏着华夏音乐最早的音符,“这里既能为民族声乐提供扎根的土壤,也能让年轻歌者从历史中汲取创作灵感”。
据介绍,这场演唱会由中国-东盟艺术学院主办,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承办,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音乐家协会支持。而此次演唱会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音乐人才的交流与培育——2000余张门票全部赠予河南各地文艺团体、艺术院校及文化机构等,主办方也希望热爱民族声乐的大家可以齐聚一堂现场观摩、交流学习。作为公益演唱会,此次活动除在河南省人民会堂现场演出外也进行了同步直播,“为的就是让民族唱法更多地贴近大众、扎根大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