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的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中共中央军委研究决定,以战斗在苏中地区的部队为主,组建了华中野战军。野战军下辖四个纵队,由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粟裕将军任司令员。
接受了新的任命后,粟裕将军立即行动起来,迅速集结、整训部队。
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将军(图像)
继而,粟裕指挥新组建的华中野战军,相继于江苏的高邮等地,迎击不断制造“反共”摩擦的国民党反动军队,取得了胜利,并把我军在山东、华中地区创建的革命根据地融合、贯通到了一起,为我军后续的对敌作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知不觉间,粟裕和他的部队断断续续地战斗到了一九四六年。这年六月底,蒋介石不再打着假和平的幌子欺骗民众,公然挑起全国性内战。
内战即将全面爆发前的一天,华中野战军接到了仍对我江南部队有着军事管理权的新四军军部的紧急通知,要求粟裕率领华中野战军迅速西进,前往江苏的六合、安徽的天长一带休养整训,准备南下作战。
看着军部的电令,粟裕将军不由得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之中。
——条件成熟之际,向南进军,是中央军委为应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早就制定的军事战略决策。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当然,军部的电令也只是让部队做出击准备。
沉思中的粟裕将军(图像)
——华中野战军所处的苏中根据地,经济状况不错,军情、民情也都很好。而且,苏中的地理位置也相当重要,敌人觊觎已久,欲夺之而后快。
——如若轻易放弃了苏中这一重要的根据地,对当地人民武装及广大民众都不好交代,在政治上的影响也不好。
——离开苏中地区,进军至西部,不可能很快地建立起理想的根据地。届时,部队恐怕还得以苏中为后方补给地。真是那样的话,从苏中转运军需物资的难度、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那就都增大了。
——再者,苏中一带的国民党反动军队,相较于苏中西部乃至南部的来说,整体素质差、战斗能力偏低,容易战胜他们。
——故而,华中野战军不应现在就转移西进,而应立足于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的作战目标,继续固守苏中地区,充分利用这一对我军极为有利的作战环境,努力打击、消灭敌人。
作战场景(画作)
——最起码,再打一仗也好……
思虑及此,粟裕将军决定,不管是新四军军部不了解这些情况,还是自己考虑不周,既然有了意见,有了不同的想法,那就应该毫无保留地向上级说明,请上级斟酌。
出现了问题,遇到了不解之处,必须及早理清弄明。否则,粟裕会吃不下、睡不香。而且,只要是觉得正确的,他肯定会坚持到底。这,就是粟裕将军的一大性格特点。
于是,将军根据上述思考,口述了一封电文。其中,他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地阐明了华中野战军不宜立即西进的原因。
作战参谋戴宏根据粟裕将军的口述内容,记录、整理好电文,经他审阅后,分别将其同时发给了中央军委、新四军军部。
中央军委、毛主席收到粟裕将军之电报的第二天,就给华中野战军回了电报,要求他们暂时执行自己原定的行动计划。关于是否即可西进,请等待中央军委的最终意见。
如此一来,粟裕将军就仍按部就班地谋划着、部署着华中野战军在苏中地区的军事行动。
在排兵布阵的粟裕将军(左一)(剧照)
时隔几天后,一九四六年的七月初,中央军委根据粟裕上报的情况及分析,结合当时敌我双方在江南的布局,经过商讨、研究,同意了粟裕的建议,让华中野战军“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
这时,司令部的个别同志心存顾虑地对粟裕将军说:“这是咱们自己争取来的作战任务,要是到时候打不好,咱们的面子可就很不好看了。”
粟裕将军听了,当即回道:“咱们的那点颜面算得了什么?打不好仗,消灭不了的敌人,无法向信任我们的党和人民交代,那才是大事呢!”
当有的同志问仗该怎么打时,粟裕将军朗声一笑,断然说道:“怎么打?牢牢把握盘踞在咱们苏中根据地附近的敌军的动向,及时发现他们的破绽,相机用兵。”
言至于此,他双手一掐腰,又信心十足、英气勃发地继续说道:
充满必胜信念的粟裕将军(图像)
“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什么时候好消灭敌人就在什么时候打,什么敌人好消灭就打什么敌人!”
一九四六年七月上旬,粟裕将军等待的战机出现了。骄狂的国民党军队向江苏南通的如皋、海安等地,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
这时,粟裕率领华中野战军三万余名指战员,开始对阵十二万来犯之敌。
在不足五十天的时间里,粟裕将军连续成功地组织我军,进行了七次作战,且每战必胜!
第一次战斗,攻击宣家堡、泰兴之敌时,歼灭了国民党劲旅整编八十三师一部,计三千多人;第二次战斗,作战地点选择了在如皋的东南部,消灭了敌军整编四十九师所辖的一个半旅,计一万余人。
接下来,三战海安,歼敌三千余人;四战李堡,歼敌九千余人;五战丁堰、林梓,歼敌三千余人;六战如皋、黄桥,歼敌一万七千余人;七战邵伯、乔野,歼敌两千余人。
粟裕将军(左二)在战场上(图像)
七次作战结束,华中野战军总计歼敌达五万余人,创造了我军以少胜多,于运动中大量歼敌的典型范例,被称之为我军战史上的“七战七捷”。
当时,党中央驻地延安的媒体大力称赞粟裕将军和他的华中野战军的卓越战绩,并自豪地说,“粟裕将军成了苏皖军民胜利的旗帜”!
由上述可知,粟裕将军勇于坚持自己的正确看法,为我军在解放战争之初的作战行动,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就是我们的开国大将粟裕将军,具有着非凡的军事战略战术才能——谨慎缜密,知己知彼,精准研判;锚定目标,果断施策,战无不胜!
主要参考文献:《名将粟裕珍闻录》、《开国第一将粟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