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天普股份复牌再度一字涨停,走出12连板。
复牌前的9月17日晚间,天普股份再次在公告中称,收购方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昊芯英”)无资产注入计划,齐自身现有资本证券化路径亦与此次收购公司无关。中昊芯英创始人杨龚轶凡,将在收购完成后,将推动上市公司的业务,从传统油车领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
根据此前披露,中昊芯英计划联合关联方合计出资13.6亿元,取得天普股份控制权。疑问也由此而来,中昊芯英在自身资金紧张、上市对赌业绩巨大的情况下,如此高成本的收购,仅仅是为了推动天普股东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而与自身的IPO、AI芯片业务毫不相干?
有投行人士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分析,考虑到借壳上市等同IPO的严格审核标准,在类似情况下,资产方往往可能会通过交易方案设计,达到形式上规避借壳的目的。
规避“借壳上市”审核标准
在复牌公告中,天普股份再次否认了此次交易构成借壳上市,坚称中昊芯英无资产注入计划,奇自身现有资本证券化的路径,亦与本次收购上市公司无关。
对于此次收购的目的,天普股份解释称,该公司原实控人尤建义让渡控制权,主要原因系本人体力精力有限,无力推动上市公司转型升级。而中昊芯英创始人杨龚轶凡,取得天普股份控制权的主要目的,则是认可天普股份汽车主机厂资源、汽车行业资质与认证和上市公司平台等方面的资源。
公开资料显示,中昊芯英主营AI芯片的设计、销售及提供算力解决方案,天普股份主营汽车用高分子流体管路系统及密封系统零件及总成,双方业务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回复公告,杨龚轶凡收购完成后,将推动天普股份从传统的油车领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
根据此前公告,中昊芯英计划联合关联方出资13.6亿元,取得天普股份控制权,若履行全面要约收购,仍需要最高8.04亿元资金。而中昊芯英算上B轮融资,账面资金余额仅10.51亿元,关联方海南芯繁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的收购资金,经过反复催促,才在9月17日刚刚到账。
资金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中昊芯英不惜重金,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这家公司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而与本身AI芯片业务毫无关系?
有投行人士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分析,考虑到借壳上市等同IPO的严格审核标准,资产方往往通过交易方案的设计,在形式上规避借壳。
根据现行监管规则,主板借壳上市的标的资产,需严格符合主板IPO盈利标准,核心要求包括连续三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达到或超过2亿元。
而中昊芯英连年亏损。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298万元、8133万元、8891万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1.437亿元,不符合主板借壳上市标准。
天普股份公告称,中昊芯英未来12个月内没有资产注入计划。未来是否有资产注入可能?上述投行人士说,根据监管规则,控制权变更满36个月后注入资产,不再自动触发借壳认定,但仍需严格遵循《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按照历次对赌协议中设定的回购条件,中昊芯英或有负债高达17.31亿元,对赌协议触发条件包括2026年12月31日前未能完成合格IPO或被收购、2024及2025年合计净利润未达2亿元等。
根据天普股份最新监管问询回复公告,部分股东已签署回购豁免同意函,对应金额为10.68亿元,未签署回购豁免同意函的最大敞口为6.64亿元。若此次交易未能完成,由中昊芯英作为回购义务相对方的条款,将自动恢复效力。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9月,中昊芯英尚未提交IPO申请或启动上市辅导,独立上市时间窗口已不足。
内幕交易疑云突起,收购横生不确定性
天普股份近半年来的股价异动,也引发监管对其内幕交易的质疑。截至9月18日午盘收盘,天普股份今年累计涨幅高达572%,股价从12.44元一路涨至83.6元。
该股今年的第一波上涨,是2月18日至19日,连续走出三个涨停,股价冲到20元附近后回调。5月27日至6月6日,该股大涨近24%后横盘震荡,7月16日再度涨停,并在随后的9个交易日内录得4个涨停板,控制权转让停牌前,已经上扬到26.64元,年内累计涨幅已高达114%。8月22日收购公告发布复牌后,更是连续录得12连板,区间涨幅高达214%。
天普股份在最新问询回复中称,经该公司自查,四名内幕信息知情人2月14日至8月14日期间,存在买卖公司股票行为。上述人员的股票交易行为,均发生在此次控制权变更内幕信息形成或知悉之前,不属于内幕交易。四名自然人均出具书面承诺,将就上述买卖公司股票所获收益归天普股份所有。
天普股份还称,若存在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异常交易,此次交易可能存在终止的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