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贸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为企业全球化经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构建更具韧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核心议题。
毕马威中国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上发布《中国对外绿地投资: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深入本土化运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全球对外绿地投资的整体态势、中国对外绿地投资的发展阶段与特征、关键环节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以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全面剖析,为中国企业海外绿地投资提供从“出海”到“扎根”的系统性洞察与实操指引。
《报告》指出,相较于跨境并购易受文化冲突和整合难题制约的特性,绿地投资凭借自主建设生产基地与供应链网络,展现出更强的战略定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
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中国主管合伙人李瑶表示,中国对外投资的产业结构从传统的制造业向高科技、低耗能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尤其是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的投资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带动中国企业对外绿地投资规模回升。
近年来,数字基建、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已形成示范效应,不仅成功突破技术标准输出瓶颈,更通过全产业链布局重塑“中国制造”国际形象,为全球产业链稳定与重构注入新动能。
《报告》结合毕马威中国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覆盖投资全周期的服务方案。例如在前期筹备阶段,投资选址尤为关键,需综合评估当地劳动力资源、基础设施完备度、产业链与供应链条件、优惠政策等因素。进入本土化运营阶段,企业可通过财务合规调研、海外财务体系规划、两国核算差异分析以及财务数字化落地等一系列举措,在复杂投资环境中有效实现财务目标,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报告显示,毕马威中国依托全球近60个投资热点区域的专业团队,涵盖欧美澳传统市场及东南亚、拉美、中东等“一带一路”新兴区域,为企业构建从供应链体系管理到本土化运营落地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助力企业实现从地理空间拓展向价值链深度整合的升级,推动对外投资从“走出去”向“走进去”转变。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不仅是地理空间的延伸,更是经营理念与运营模式的深刻变革。毕马威中国此次发布的《报告》,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揭示了未来竞争的关键在于本地化深度、合规能力与供应链韧性。(文/梁长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