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篮热身赛(西安),中国队以90比81实现“逆转”,击败西班牙尤文图特队,对此,球迷们一片叫好。
但也有一些目睹比赛细节的人忍不住叹息:咱们的年轻小将,得分惨淡——8人一共斩获17分,还没有老将杨舒予一人独得的25分高。
换句话说,这次女篮能获胜,其实靠的不是新人,起关键作用的仍是几位经验丰富、实力强劲的老将。
怪不得有媒体人直接在网上吐槽:“没发现堪当大任的国手”。
不得不叹,宫鲁鸣太难了!
胜利背后的隐忧
17号女篮热身赛,这场球打得还算提气,毕竟开局的时候我们相当被动,刚上来五六分钟,就被对手打了个11比3,场面一度挺狼狈。
防守端被人冲了个“底朝天”,内线被连续冲击,看得现场球迷直捏一把汗。
好在关键时刻,“主帅”宫鲁鸣果断做出调整,把2米多的年轻中锋张子宇派上去,与韩旭组成“双塔”。
这个变化稳住了局面,才不至于被对手拉开差距。
首节结束,中国队比分追到22比24,观众悬着的心算是放下了一些。
然而,后面却还是靠着杨舒予“火力全开”的25分,以及韩旭的全面发挥,才把局势一点点拉回来,最终实现“大逆转”。
获胜固然值得高兴,但过程中显露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女篮8人共砍17分,问题显现
据悉,这次宫鲁鸣重点考察了8个年轻球员,名字一个个点出来:田媛媛、冉珂嘉、李一凡、李雨汧、王馨雨、徐凤威、吴梦婕、陈玉婕。
不只是宫鲁鸣期待她们能展现“亮点”,球迷也是翘首以盼,渴望看到她们的突出表现。
可整体一算,8个人一共砍了17分。
这8人中,田媛媛的出场时间最长,出战18分44秒,贡献了4分2篮板5助攻,她的表现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但她出现的3次失误也颇为惹人注目。
另一名,李一凡上场了10分钟33秒,“颗粒无收”,一球没进。
冉珂嘉表现尚可,她的投篮颇为精准,2投2中,独揽5分,除此之外,还贡献了2个篮板和1助攻。
冉珂嘉赛场投篮
刚成年的李雨汧也小有“亮点”,投中两个球,加了4分。
看上去,8人成绩也还行,但合计起来还是太少。
而且更重要的是,看比赛过程能明显察觉到,这些球员时而会暴露出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
赛中,面对对手的严密防守,小将们几次传球意图被预判,被阻拦,运球时,也有人脱手,稍一疏忽,原本流畅的节奏便“戛然而止”。
说不好听点,此番仿若在打大学联赛或是省队之间进行“切磋”,全然不见国家队层面对抗应有的水准与气势。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和老将比,小将还是有很大欠缺,在很多方面差了好几个档次。
女篮“主帅”的“换血计划”
宫鲁鸣接手女篮后,就开始了自己的“换血计划”。
在他看来,一个国家队要走得远,就必须不断有新人补充进来,不然阵容老化拖慢了节奏,最后只能“整体滑坡”。
但实施“换血”的前提也是得存在一批颇具天赋的人才。
想想不久前的亚洲杯,虽然靠韩旭、张子宇这样的组合,中国队抢了很多分,但两人还是太勉强了。
内线再高,脚步再灵,也总有快打旋风的对手会给我们制造麻烦。
而当外线跟不上,内线移动速度跟不上的时候,整个队伍很容易被逼到“死角”。
这点在17号热身赛里又被“二次验证”。
媒体人犀利点评
事情出来后,知名体育媒体人付政浩也直言不讳,言辞毫无保留,对这次热身赛做了点评。
他在社交媒体上直言:
“这些新进队的球员们,表现都不尽人意,暂时没有发现能堪当大任的国手,另外,球队内外衔接依旧不流畅不合拍。”
这话直白得近乎“犀利”,却也不失中肯。
因为连球迷们也能看得出来,若不是靠杨舒予、韩旭两人“力挽狂澜”,这场球很可能就要输了,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更重要的是,这次热身赛本来就是为了给新人提供锻炼的机会,而老将肩负着引领的责任,不可能场场都上。
可第一次结果出来了,你给了机会,可年轻人们并没有把握这难得的契机。
这个落差无疑很大,难怪引发了这么多议论。
困难是真困难,但方向没错
不得不说,现在的宫教练是真的难。
尽管中国女篮确实处在“拐点”,但若是有新人能“顶”上来,“换血”的痛也会小一些。
可偏偏现在新进队女将的表现着实令人忧心。
咱们拿李月汝举例,当年她代表国青队参加U16女篮亚青赛,首战出场时间20多分钟,但拿下十几分的好成绩,后对阵日本队,又拿到26分22篮板的成绩。
李月汝
可放眼这批小将,成绩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
“换血”并不是喊口号,得要有能力出众的好苗子,才能为团队注入活力。
这或许就是宫鲁鸣面临的最难之处,有计划,但缺乏能迅速实现目标的可用之才。
回想当年他带男篮的时候,宫鲁鸣用铁腕加科学训练,硬是把球队拉出了“低谷”,那时外界都夸他是“中国篮球的救火队长”。
而现在,女篮交到他手上,可以说同样是一个“烫手山芋”。
他一直主张“三从一大”的理念,即强调从严治队、从难训练、从实战出发,以大运动量锤炼运动员体能与技术,但问题是,一些年轻球员现在的心态与以往不一样,环境也更复杂,现在比赛也比较紧密,很少有时间展开集训。
想要完全复制当年的那套方法,未必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网上评论两极分化
比赛一结束,网上立刻有两种声音。
一种是,这些新人不行,宫鲁鸣创造不了奇迹。
另一种则表示:“得给年轻人时间,别急着苛责。”
其实两种声音都有道理。
批评是对的,因为穿着国字号球衣的女运动员代表的不只是个人,也代表的是国家的荣誉,所以,你需要拥有足够的水平。
可同样,年轻球员成长是需要过程的,在体育赛事中,很少有人是“一夜成名”。
而目前的矛盾也在这里,国家队紧密的比赛难以等你慢慢成长,但你要想培养新人,就必须给她们试错的空间。
至于如何平衡,这是对宫鲁鸣的考验,68岁的“主帅”太不易了。
结语
这场热身赛比分“漂亮”,但真正的收获在哪里?
说实话,更多是一种“提醒”,这支队伍还远没有到成熟的程度。
“换血”必然痛苦,宫鲁鸣肩上的担子比任何时候都重。
而我们球迷能做的,就是继续关注,继续支持,但同时要正视眼前的差距。
毕竟参加篮球赛事是需要硬实力支持的。
要想在2026年世界杯再现“辉煌”,或者拿到2028年奥运“入场券”,那些年轻球员需要加快时间磨练己身。
否则,靠现在的老核心再“扛”四年,风险太大。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各抒己见。
信源来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