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对携程旅行网运营主体的行政约谈,这是继8月5日被贵州省市监局点名约谈后,携程短短45天内遭遇的第二次监管警示。
据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9月17日通报,经调查核实,携程存在"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和技术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交易及交易价格进行不合理限制"的违法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及《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第二十四条。
监管部门已于9月4日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约谈中进一步明确整改要求:限期完成合同条款修订、调价工具优化,并建立长效合规机制与内部问责体系。
回溯一个多月前的监管动作,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价监反垄断处8月5日公告显示,该局集中约谈携程、同程等五家涉旅平台,直指其存在"利用技术手段干预商家定价、实施'二选一'、订单生效后加价"等五类问题。
两次约谈虽地域不同,但均聚焦价格操控与竞争限制,且贵州通报的"技术干预定价"与郑州认定的"价格限制"高度吻合。
携程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本季度营收148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幅达26%。细分业务中,占总营收41.7%的住宿预订收入62 亿元(+21%),交通票务收入54亿元(+11%),国际OTA平台总预订更是同比增长超60%。
携程在财报中将增长归因于"旅游需求强劲复苏与国际业务拓展",但市场分析指出其32.8%的净利率部分依赖平台对商家的流量管控能力。
监管部门在郑州约谈中特别强调"尊重商户自主定价权",本质上是对平台借助垄断地位获取超额收益模式的纠偏。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早已明确禁止平台利用服务协议不合理限制经营者,而携程的违规暴露其合规体系与业务发展的脱节。
对于携程而言,两次约谈既是风险警示更是转型契机。
监管部门提出的三项要求——建立常态化法规学习机制、重塑"用户与商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构建开放透明的平台环境,实则为其指明了合规转型的路径。
截至目前,携程尚未公开披露具体整改进展,但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已明确表态将"持续跟踪整改进展,依法开展验收检查"
(内容来源于媒体报道及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