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文彬 通讯员 潘婷
近期,一名女性患者被紧急送至滨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生命体征已濒临崩溃,血压暴跌,舒张压仅30mmHg,血红蛋白56g/L,出现失血性休克合并DIC。
患者此前半年的月经紊乱未引起足够重视,持续1个月的阴道流血在两天内骤然加剧,让她短短数小时内陷入生死危机,被火速转诊至妇科二病区抢救。此时,纤维蛋白原已低至0.77g/L,D-二聚体高达8.98ug/ml。
妇科二病区医护人员迅速行动,启动危重患者抢救预案,开通静脉通路,紧急备血。考虑到患者阴道活动性出血汹涌,且凝血功能严重紊乱——一边是止不住的出血,一边是血栓形成的高风险,稍有迟疑便可能错失生机。
输血科同步响应,一袋袋去白悬浮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和血小板被紧急调配到位,经过3天的努力,10.5U红细胞、1970mL血浆、20U冷沉淀、2个治疗量血小板相继输注,为患者“抢回”宝贵的循环血量,生命体征趋于稳定。病情稳定同时考虑患者子宫内膜恶性癌,行诊断性刮宫术。
然而危机并未解除。住院期间,患者突发急性右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后果不堪设想。
介入医学科立即会诊,结合患者可能为子宫内膜恶性癌、拟后续手术治疗的病情,迅速制定抢救方案——急诊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手术争分夺秒、精准操作,成功在血栓上行路径上建立“拦截屏障”,有效阻断肺栓塞发生风险,为患者后续诊疗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与此同时,刮宫病理结果证实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明确了致病根源。为制定最安全的治疗方案,刘金娥副主任联合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MDT)会诊,专家们反复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血栓风险及肿瘤分期,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个体化的手术及治疗方案。
在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和精心准备后,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术前充分调整凝血状态、优化循环功能,术中各学科密切配合,精准操作、严密监测,历时数小时的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患者恢复迅速,精神状态日益好转,顺利康复出院。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妇科二病区医护团队的快速响应、多学科的无缝协作,最终为患者赢回了新生。
此次抢救充分彰显了滨州市中心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多学科协同水平,妇科二病区、输血科、麻醉科、介入医学科等科室紧密协作、高效联动,为救治成功提供了坚实保障。
阴道异常流血是子宫内膜癌的典型症状之一,在此提醒广大女性朋友,若出现相关不适,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