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播报:电厂火灾,2人不幸遇难
9月13日,安徽淮北烈山区一电厂脱硫塔发生起火事故,造成2人死亡。有周边居民称,事故发生时厂区有黑烟冒出,有救援直升机在附近空中盘旋。目前,当地正在成立事故调查组,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图片来源:网络)
每起事故都是沉重的警示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
唯有居安思危,方能防患于未然
二、聚焦隐患:脱硫塔检修,风险如何防范?
(图片来源:AI生成)
1、脱硫塔
脱硫塔是对工业三废开展脱硫处理的塔式机械设备。一般而言,脱硫大型脱硫设备可称作脱硫塔,用以燃煤锅炉和窑炉脱硫的小型除尘装置多称作脱硫除尘设备。
2、检修过程主要风险
脱硫塔检修改造工程重点工作通常包括拆除旧氨水喷头、脚手架搭设、喷砂除锈、喷涂玻璃鳞片等。常见的事故类型包括脚手架坍塌、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人员气体中毒、火灾事故,因此需要加倍做好安全预控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3、火灾危险点分析
由于吸收塔内有大量的脚手架架板、除雾器及易燃涂料,例如乙烯基鳞片特种涂料闪点为33℃,爆炸极限1.1%~6.1%,属于易燃物质。以下情况极易引发火灾:
①电焊或气割的下方所有可能落到焊花的部位防火毯铺设不全面;
②电焊作业与气割作业交叉作业多,掉落焊渣损坏乙炔、氧气软管;
③长时间气割、焊接作业,局部位置的防火毯热量大量积聚;
⑤作业环境温度高,超过33℃;
⑤作业人员着装不符合要求,未穿着棉质、防静电工作服、绝缘鞋;
⑥安全带的挂钩、卡环没有使用绝缘胶布缠密严实;
⑦未使用防爆型行灯;
⑧吸收塔内部存在大量涂料等易燃品。
4、火灾预防与应对
须全程检查防火毯覆盖情况,确保无火花溅落。动火监护人员应定期浇水冷却,每2小时至少一次,并依动火点增加频次。每日作业结束后须彻底清理现场。
一旦发生火情,应立即启动手动报警、切断电源与气源,组织人员按逃生绳指示迅速撤离(黄金逃生时间约4分钟)。同时利用消防水枪及灭火器扑救,并准确上报火情信息。重大火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火灭后必须查明原因并整改完毕后方可复工。
(信息来源:煤焦化技术)
三、管理反思:筑牢防线,防患未然
每一起事故都为我们提供了反思与改进的机会。在类似场景下,电力企业可重点关注以下管理方向,持续提升安全水平:
1、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特别是对外包队伍的全过程安全监督和管理,杜绝“以包代管”。
2、深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建立长效机制,对高风险作业实行提级管理、旁站监督。
3、提升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一线人员(包括外包人员)培训,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普及科学自救、施救知识。
4、推进科技兴安:应用智能化管控、VR安全培训等技术手段辅助安全管理。
四、结语:电力安全,任重道远
(图片来源:网络)
安全生产是电力行业永恒的主题。每一次事故都在提醒我们,安全管理工作仍存在提升空间。唯有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深植于心,将人防、技防、制防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本质安全。
唯有将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防患于未然,才能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为电厂脱硫塔火灾新闻相关分享,不构成任何商业推广,部分信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