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千万IP创科普,共筑科技强国梦。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与人民网联合策划推出“见证科技之路”主题报道,聚焦国家科技战略政策、重要科技奖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采访调研,推出一批生动鲜活的科普精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202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的同时,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使命更加艰巨。当下,物流行业正通过科技创新,将包裹流转转化为碳减排的实际行动。
包裹“碳账单”的追踪之旅
包裹的减碳之旅始于订单生成,物流企业通过碳足迹管理平台,实时记录包裹的碳排放数据。京东物流低碳产品专家王秭表示:“京碳惠(SCEMP)供应链碳足迹管理平台,主要用于将供应链所有排放源进行采集,通过因子库和方法论计算出碳排放的总量,供企业自身减碳以及供应链客户使用,披露他们的碳足迹。”该平台通过物联网设备采集数据,利用算法和因子库计算碳排放,涵盖车辆、仓储等环节。以一个包裹为例,从园区发配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涉及车辆碳排放、仓储电力排放等,这些排放数据通过传感器上传至系统,再由系统计算出整个包裹的碳足迹。
京碳惠(SCEMP)碳能管理平台。受访方供图
仓储碳账单——智能仓库里的“暗夜精灵”
在京东物流5G碳中和智能物流园区里,自动化立体存储仓库正在进行“黑灯作业”。智能系统通过大数据和算法精准定位商品,京东物流智狼搬运机器人穿梭其中,实现“货找人”,大大缩短拣选路径,降低能源消耗。京东物流科技硬件产品专家张国梁介绍:“园区通过自动化立体仓库、智狼仓、地狼仓及智能分拣系统等设施,使整体运行效率较传统仓储提升3倍以上。智狼货到人系统可实现7×24小时无人化作业,全流程无纸化操作。在北京常温C小件时尚1号库,存储坪效相较于传统存储提升4倍以上,出入库效率较传统存储方式能提升6倍。”
智狼搬运机器人。受访方供图
包装碳账单——打包台上的“魔法瘦身”
在打包台上,包裹的“瘦身减碳”行动正悄然展开,一些物流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快递包装的环保瘦身之路。京东物流资深包装专家郭润表示,从传统的五层瓦楞纸箱升级为更轻薄的三层结构X系列纸箱,原材料用量显著降低5%至25%。同时,快递盒上的封箱胶带宽度从53毫米缩减至40毫米,缠绕圈数经过精密计算,使包裹更加轻盈便捷。此外,可使用300次的循环保温箱、循环编织袋和青流箱等的使用,重新定义了物流包装的“绿色生命周期”。“我们通过减量化、循环化、回收等路径实现碳排放下降,年度减少碳排放12万吨。”郭润说。
里程碳账单——运输途中的“绿色方阵”
在京东物流园区里,新能源厢式货车和无人轻卡串联成绿色运输链条。无人轻卡具备24立方米超大载货空间,通过AI技术优化路径,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在“最后一公里”配送中,智能配送车和室内配送机器人成为高效“跑腿专员”,精准将包裹送到家门口。京东物流无人车研发专家王梓晨向记者介绍:“我们的第六代智能配送车具备L4级别自主导航和避障功能,全车配备7颗激光雷达和10颗摄像头,全方位监控和避障。无人轻卡复用L4级别智能驾驶技术,可实现60公里-100公里每小时的自动化运行,并与仓库月台自动对接。”
从轻点下单到确认收货,包裹的“绿色”之旅,正悄然记录着物流行业在低碳赛道的创新足迹。
审核:
郭润 京东物流资深包装专家
张国梁 京东物流科技硬件产品专家
王秭 京东物流低碳产品专家
王梓晨 京东物流无人车研发专家
者文明 京东物流科技软件产品专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