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中美两大巨头特斯拉和比亚迪已经互相追逐了十多年,特斯拉靠着先发优势,在全球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而比亚迪则是后来者居上,一路高歌猛进。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慢慢呈现出“二龙戏珠”的局面。
到了今年8月底,两大巨头都交出了各自上半年的“成绩单”,特斯拉上半年的营收额418亿美元,比去年下降了足足11%,那比亚迪又是个什么情况呢?是继续追赶还是已经超越了?
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的业绩似乎不太好看,上半年总收入418亿美元,比去年的468亿美元收入少10%,全球销量也只是交付了72.1万辆,相比去年大幅下降了13%,这也是近十年跌得最厉害的一次。
知名度最高的销量主力军Model Y,上半年给特斯拉贡献了46.8万的销量,是总销量的三分之二,增速明显没有之前那么猛了,同类型的车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它的新鲜感也少了,另一边的Model 3卖了22.7万辆,占销量三成,表现还算比较稳定。
而大家一直关注的特斯拉赛博皮卡Cybertruck,只在北美销售,也仅仅卖了1.1万辆,对整体销量也没什么帮助,主要也是产能跟不上,生产成本也高,根本无法支撑销量。
特斯拉在欧洲和中国都遇到了麻烦, 在欧洲市场上半年只卖了10.89万辆,比去年还下跌了三成,甚至还被大众电动汽车以13.3万辆超越,特斯拉也因此丢了电动汽车销量第一宝座。
欧洲本土的车企在电动车上投入很大,推出的同级别车型也是瞄着特斯拉来的,抢了特斯拉的部分市场,而且有些欧洲消费者对特斯拉的质量和售后不满意,所以也就导致销量下滑。
但国内的电动汽车品牌竞争内卷相当激烈,这些品牌不仅性价比高,智能配置高,还很懂中国人的需求,特斯拉的市场份额想不被挤掉都难。
特斯拉销量和营收下滑,原因有好几个,首先当然是市场竞争变激烈了,很多车企都做电动汽车,推出的产品更有竞争力,分走了特斯拉的一部分客户。
其次是产品也没什么新意,现有车型卖了挺久,消费者看腻了,新车型又出得慢,根本满足不了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
另外,欧洲和美国本土有些人因为马斯克的政治主张,对特斯拉比较抵触,买车的时候就不选它了。
为了改善现在的情况,特斯拉也在想办法,计划下半年生产一款更便宜的电动汽车,靠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来拉动销量。
而且6月28日,特斯拉说在自动驾驶上有所突破,完成了全球第一次公共高速路上全程没人在车里、也不用远程控制的自动驾驶,这个消息让投资者有了信心,特斯拉的股票市值又重新回到了1万亿美元。
那么,同样作为电动汽车巨头的比亚迪,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和特斯拉相比,比亚迪上半年的表现可以说非常不错,上半年大卖了214.6万辆车,营收来到了3713亿元,按现在的汇率算差不多520亿美元,创了历史记录新高。
更是比特斯拉多了100亿美元左右,这也是比亚迪第一次在半年营收上超过特斯拉,成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收入的双料冠军。
遥想三年前,比亚迪上半年营收才200亿美元左右,比老对手特斯拉将就360亿美元的营收,差了不少,可如今这个相反的局面,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到。
比亚迪长期以来,一直走的是多产品,多品牌的海量战术路线,从大众化的“比亚迪”品牌,到个性越野的“方程豹”,豪华轻奢的“腾势”,再到百万级的“仰望”,各种需求都能满足,真正懂得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
海外市场上,比亚迪也做得不错,海外收入达到1354亿元,比去年增长了1.3倍,定价上,比亚迪在海外卖得比较贵,但还是很受欢迎,属于“高举高打”的模式,盈利能力更优于国内市场。
现在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已经卖到了全球6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英国、巴西、新加坡等重要市场,都进入了新能源汽车热销榜单的前列。
比如在欧洲,比亚迪还推出了符合当地需求的车型,还建了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慢慢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接下来一段时间,特斯拉和比亚迪的“两强争霸”可能还会持续,但其他品牌也在努力,像大众,丰田这些传统车企都在往新能源转型,新的电动车品牌也在崛起,如果它们能在技术,产品差异化和成本控制上做好,说不定能改变现在的行业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