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车企报出数十万的订单后,有业界人士指出国内众多新发布的车型公布的订单(包括大定、小订)累计数已高达5000万辆,已远超国内汽车市场3000万出头的年销量,恰在此时却又有车企宣布新款车型的订单数已破10万辆,可谓是顶风作案。
汽车企业如此做,无疑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目光,通过巨额的订单,来证明它的车型很受市场认可,然后吸引一波糊涂的消费者上钩,如此来获得销量,这种做法当年在手机行业可谓屡试不爽。
当年手机行业玩得比如今的汽车还要离谱,消费者需要提前支付手机全款,然后等待很长时间才能拿到货,在那个时候这种手段确实起到了效果,众多消费者迟迟拿不到货,让各方以为手机真的非常受欢迎。
由此手机企业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赚钱,手机企业的官方渠道总是没货,但是黄牛那里却总是有货,而从黄牛那里买手机,那是要多支付数百块钱的,这部分就是丰厚的利润了,那么这些黄牛的货从哪里来,这些增加的利润又单纯是黄牛获得么?仔细想想就该明白了。
如今他们也试图在汽车市场玩这一套,消费者需要提前支付全款,而付款后需要等数个月才能提车,甚至有媒体报道指出有消费者发现要等7个月才能提车,不少消费者就不愿等了,而车企则说如果放弃订单,他们那数千元预付款就没了。
此举对于车企来说有百利,消费者付全款,车企就可以用车主的钱来买配件组装汽车,而这笔钱会在车企手里好多个月,这笔巨额的钱在车企手里自然能产生巨额的利息收入,而消费者如果放弃订单,那数千元直接就成为车企的利润,车企的算盘可谓打得啪啪响。
可是它没想到的是如今消费者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成熟,不是车企有法务部定下了诸多小字条款就能坑车主的了,有媒体报道指出已有数百名车主决定联合委托律师起诉,拿回自己的定金,凸显出如今消费者对法律法规的熟悉,而车企也因此名声大跌。
事实几家用夸张订单来营销的车企,始终没能超过特斯拉,在20万以上价位的车型中,特斯拉一直稳居第一名,凸显出这些高端消费者的理性,他们并未为车企夸张的订单数买单,他们买车的时候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来选择,而特斯拉无疑获得了他们的认可。
这部分消费者与中低端消费者显然不一样,他们更容易理解企业的营销目的,因此不会轻易为企业夸张的营销而影响他们的选择,真正受他们影响的往往是那些不够理性的消费者,这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撑不起这样价格的车,导致这些车企吸引到的消费者终究有限。
到如今新能汽车市场的格局已经成型,营销噱头已越来越难打破局面,相反这些过分依赖营销的车企却屡屡曝出一些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暴露,这些已经上船的消费者开始行动起来,毕竟汽车价值极高,往往是一个家庭的大部分财产,如果车辆有问题,这些消费者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