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沙漠里的致富路:从“沙进人退”到“点沙成金”

0
分享至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8日电(记者赵泽辉)眼下,库布其沙漠秋高气爽,绿意盎然。“现在出门就能看见绿色,风沙天气明显少了。”75岁的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柴登嘎查牧民白七劳感慨地说,虽然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但老人们在村里过着安逸的生活。白七劳自己种菜养鸡,为在外工作的子女提供纯天然的农副产品。

  然而,要真正理解这种生活的来之不易,需要将时光倒回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的库布其沙漠北缘,农牧民正面临着“沙进人退”的严峻考验。白七劳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依然记忆犹新:“那时我们的草牧场被沙漠侵占,生活都成问题。”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白七劳向旗政府提出了建设锁边林治沙的建议。这个朴素而坚定的想法,成为了当地治沙的起点。1981年,锁边林工程正式开始。得天独厚的是,柴登嘎查地下水位较高,这为树木成活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是9月10日拍摄的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见治沙成效显著,这一经验开始在更大范围内推广。通过持续努力,达拉特旗已建成150公里的防护林带,形成了锁边林治沙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效阻止了沙漠扩张,还为后续的大规模治沙工程奠定了基础。

  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48岁的敖特更花正在自家的治沙基地里忙碌着。她熟练地操作着螺旋钻机,“现在的种树效率高,过去种树用铁锹挖,一天最多种一百多株,现在用机械,一天能种3000多株苗”。在她身后,成片的沙柳、柠条迎风摇曳,很难想象这里曾是飞沙走石的不毛之地。

  “我是从1997年修建第一条穿沙公路的时候开始治沙,那时候有些不情愿,想着沙漠里能种树?能修路?这不是开玩笑吗?那时候只想着逃离沙漠。”敖特更花回忆说,随着第一条公路修通,路两侧的树开始有了绿叶,她的观念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9月12日,敖特更花在杭锦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里铺设沙障。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如今,敖特根花依然保持着“朝5晚9”的工作节奏——早上5点以前起床,到工地治沙,晚上9点才回家。但她却乐在其中,因为她深知自己正在创造的不仅是经济价值,更是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对于当地农牧民来说,治沙逐渐从单纯的生态工程转变为致富产业。敖特根花创建了园林绿化公司,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我带领50多名农牧民参与8000亩治沙和20000亩灌木平茬项目,每人每天至少能挣300元。”敖特更花的治沙事业不仅局限在当地,她还将治沙经验带到新疆、西藏等地,“不管走到哪儿,我都想着把当地的农牧民带动起来”。

  这种“点沙成金”的模式在库布其沙漠开花结果。在达拉特旗官井村,村民冯慧见证着村庄的巨大变化。他说,村里从过去的145户2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92户400多人,每户年均收入达到20万元,收入来源不仅包括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还有治沙项目和新兴的光伏产业。


  9月10日,冯慧在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里查看沙生植物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库布其的治沙成就不仅在国内广受关注,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亚丝明·福阿德在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说:“在库布其,人们将许多人眼中的荒芜之地变成了生命之源。这就是绿色经济的实际行动,这关乎人民。库布其模式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当我们修复土地时,我们也在恢复人类的尊严。”

  从白七劳的锁边林到敖特更花的科学治沙,从单纯的生态修复到产业化发展,库布其正在书写着从“沙进人退”到“点沙成金”的绿色传奇。当被问及治沙成功的秘诀时,敖特更花的回答简单而厚重——坚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严重可致命!警惕:服用瑞舒伐他汀最怕犯这4个错误,早知早获益

严重可致命!警惕:服用瑞舒伐他汀最怕犯这4个错误,早知早获益

艾米手工作品
2025-09-19 13:15:58
山东惨绝人寰的案件:凶手入室杀人强奸,作案后还在犯罪现场喝酒

山东惨绝人寰的案件:凶手入室杀人强奸,作案后还在犯罪现场喝酒

史海任我行
2025-09-19 14:56:49
局长去世,我照顾他的妻儿,后来他的儿子做了市委书记

局长去世,我照顾他的妻儿,后来他的儿子做了市委书记

乔生桂
2024-03-30 19:28:12
4比1大胜!20岁中场连续六场首发

4比1大胜!20岁中场连续六场首发

李絙在北漂
2025-09-19 12:16:37
我是天生阴阳眼,第一次去男友家看了他爸妈一眼,拉上男友赶紧逃

我是天生阴阳眼,第一次去男友家看了他爸妈一眼,拉上男友赶紧逃

飞云如水
2024-07-18 15:40:33
好莱坞的“左疯”症候群:行为背后的意识形态扭曲与法律底线

好莱坞的“左疯”症候群:行为背后的意识形态扭曲与法律底线

斌闻天下
2025-09-18 18:28:06
蒋介石逃往台湾,亲自点名要带走3位美貌少妇,她们的结局如何?

蒋介石逃往台湾,亲自点名要带走3位美貌少妇,她们的结局如何?

扬平说史
2025-09-15 20:25:44
汪峰遭前任狠撕,“牡丹花下” 风云又起

汪峰遭前任狠撕,“牡丹花下” 风云又起

橙星文娱
2025-09-19 14:58:02
扇打孙女后续!孩子爸“身份”被曝光,奶奶正脸曝光,相由心生?

扇打孙女后续!孩子爸“身份”被曝光,奶奶正脸曝光,相由心生?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5 21:57:05
我国每年近千万人做肠镜!医生直言:做一次肠镜,或管十年无碍

我国每年近千万人做肠镜!医生直言:做一次肠镜,或管十年无碍

刘哥谈体育
2025-09-19 12:36:27
从月入11万到被封杀,网红“户晨风”凉了

从月入11万到被封杀,网红“户晨风”凉了

卢松松
2025-09-17 15:53:02
岳母每天给我炖甲鱼汤,有天我喝不下喂了狗,次日看到小狗我愣住了

岳母每天给我炖甲鱼汤,有天我喝不下喂了狗,次日看到小狗我愣住了

温情邮局
2025-08-08 13:56:56
姐姐去上海看病,本想住亲弟家被拒,听到弟媳话她醒悟,停止资助

姐姐去上海看病,本想住亲弟家被拒,听到弟媳话她醒悟,停止资助

半夏解语
2025-08-13 07:00:03
“3个月就喝AD钙,我很舍得花钱!”终于明白,无知的家长多可怕

“3个月就喝AD钙,我很舍得花钱!”终于明白,无知的家长多可怕

知晓科普
2025-09-12 17:01:26
37年周总理劳山遇刺,11名警卫全部被杀,伟人怒斩三大帮派之一

37年周总理劳山遇刺,11名警卫全部被杀,伟人怒斩三大帮派之一

华人星光
2025-08-29 13:15:04
把女人当工具,黄一鸣自曝和王思聪陪玩细节,普通人连想都不敢想

把女人当工具,黄一鸣自曝和王思聪陪玩细节,普通人连想都不敢想

TVB的四小花
2025-09-16 14:45:01
央视点名!阅兵女机长身份曝光,私生活被扒牺牲太大,夫妻俩都是机长

央视点名!阅兵女机长身份曝光,私生活被扒牺牲太大,夫妻俩都是机长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9-06 09:32:27
氢氟酸夺命后续:警情通报公布,家属撒谎事发非散步,到底谁之过

氢氟酸夺命后续:警情通报公布,家属撒谎事发非散步,到底谁之过

禾寒叙
2025-09-19 14:50:38
医保“新规”:这“6种费用”以后不再进行报销,大家提前了解

医保“新规”:这“6种费用”以后不再进行报销,大家提前了解

巢客HOME
2025-09-19 10:25:03
《731》上映第一天,恶心一幕出现,差评一片,理由还出奇的一致

《731》上映第一天,恶心一幕出现,差评一片,理由还出奇的一致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09-19 12:04:46
2025-09-19 16:12:49
新华社 incentive-icons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610129文章数 24211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美元首被传今天将通话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中美元首被传今天将通话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不会短跑的牙买加人,集体跳槽土耳其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矿霸"填埋万吨危废 当地政府成立调查组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旅游
数码
教育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亲子要闻

为什么说:孩子是你轮回,未完的自己?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数码要闻

罗技G Pro X Superlight 2c紧凑鼠标正式发布:尺寸更小更轻、约1100元

教育要闻

考研报名:多地明确禁用海马体证件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