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名浦发银行信用卡用户深夜收到来自巴西的消费账单,一场跨境盗刷事件将银行与用户共同面临的支付安全挑战推至台前。
9月9日前后,多名浦发银行信用卡用户遭遇了跨国盗刷。盗刷地点均为巴西,单笔金额多在4900巴西雷亚尔(约合6400元人民币)附近,似乎有意避开5000BRL的阈值。
持卡人组成的人数超百人的维权群聊,以及信用卡额度仅600余元却被盗刷近2万元的异常情况,都凸显了这场跨境盗刷事件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盗刷特点
本次盗刷事件具有明显特征:盗刷时间集中(9月9日前后),地点统一(巴西),金额相近(约6400元人民币)。
受害用户均表示本人未在巴西,卡片均在身边保管。盗刷商户类型多样,包括二手车经销商、餐馆和出租车服务等。
9月13日凌晨,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声明称,已与万事达卡组织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及时发现并阻断了风险。
该行表示,“因受外部攻击,部分合作银行万事达卡的持卡人受到影响”,并承诺“避免客户承担不应由其承担的损失”。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事件很可能是有组织的技术性盗刷攻击。犯罪分子可能利用了某个安全漏洞,突破了银行与卡组织的安全防火墙。
海外信用卡交易通常只需提供卡号、有效期与CVV码即可完成支付,缺乏密码验证环节,一旦这些信息泄露,极易被复制利用。
风险警示
对于银行,需要强化跨境支付安全防护。加强与国际卡组织的协作,建立实时数据共享机制,及时拦截异常交易。
对于用户,应定期核对交易记录,开通实时提醒功能。保护个人信用卡信息,不随意泄露CVV码。
若无需境外消费,可联系银行关闭境外支付功能。如发现盗刷,应立即挂失并报警。
浦发银行已对受影响客户进行联系,并表示相关欺诈损失将由银行承担。
截至9月15日,部分持卡人的盗刷账单已被清零。
尽管银行承诺客户无需承担盗刷损失,但这次事件仍然暴露了跨境支付生态系统中的安全漏洞。
用户需保持警惕,定期核对交易记录,开通实时提醒功能,保护个人信用卡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