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DeepSeek-R1 登上《Nature》封面:只花了 200 万,没蒸馏 OpenAI

0
分享至

雷峰网讯 DeepSeek-R1 又开先例,成为首个登上《Nature》封面的中国大模型。

2025 年春节,DeepSeek-R1 横空出世,因其极低的训练成本引发病毒式传播。八个月过去,这一成果带着 Nature 的金字招牌再次回到公众视野中央,只为一件事:技术透明。

这篇名为 DeepSeek-R1 incentivizes reasoning in LLMs through reinforcement learning 的《Nature》 封面论文由创始人梁文锋担任通讯作者。文中首次确认了此前流传的DeepSeek R1 训练成本,约 29.4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208 万,并进一步披露了模型训练中采用的数据类型、强化学习方案等技术细节。

在揭开这一里程碑式大模型的面纱之外,这篇论文更大的意义,是 DeepSeek-R1 作为全球首个经历了同行评审的大语言模型,将大模型研究推向了更透明、可重复的方向。

此前业内通行的做法,是科技公司在自家官网、论文预印本网站 arXiv或知名技术论坛上发布突破性成果及基准测试分数,大部分模型 API 随后即向公众开放。这一过程绕开了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中的同行评审环节,而 DeepSeek 团队则主动接受了这一来自学术界的审视。

根据 《Nature》公布的补充信息显示,评审意见主要集中在实验评估、模型安全性和伦理风险等方面,要求补充 OOD(分布外)测试、中间阶段性能分析、误用讨论等工作。正是针对上述同行评审意见,DeepSeek 团队才增加了对数据类型等训练细节的披露,并进一步证明了成果的安全性。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欢迎的先例,“论文评审之一,Hugging Face 机器学习工程师 Lewis Tunstall 表示,”如果我们没有公开分享这一过程大部分内容的规范,那么将很难评估这些系统是否构成风险。“

公开训练细节,回应“蒸馏”质疑

那么在最新版本的论文中, DeepSeek 团队都补充了 R1 的哪些训练细节呢?

首先是训练成本,此前曾震动华尔街的 29.4 万美元数据终于得到证实。


据补充材料介绍, DeepSeek-R1 的研究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使用 A100 GPU 对 30B 参数的小模型进行实验预研,因结果表现良好,使团队有信心将规模扩大至 660B 参数的 R1-Zero 和 R1。

第二阶段的成果是 DeepSeek-R1-Zero,研究团队动用了 512 块 H800 GPU,耗时约 198 小时。

最后是 DeepSeek-R1,仍然采用 512 块 H800 GPU 的配置,但仅用时 80 小时便宣告完成。

在训练数据构成方面, DeepSeek-R1 采用了数学、编程、STEM、逻辑四大类题目。

其中数学数据集由 2.6 万道定量推理题构成,涵盖数学考试和竞赛题目,模型需逐步推理并给出最终正确答案。

编程数据集由 1.7 万道算法竞赛题与 8 千道 Bug修复题构成,其中后者全部来自真实的GitHub issue,数据集提供问题描述、含缺陷源码与部分失败的单元测试,要求模型定位并修复缺陷,使代码通过全部测试。

STEM 数据集由 2.2 万道选择题构成,覆盖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模型需选出最科学准确的答案。

逻辑数据集由真实问题和合成问题共 1.5 万题构成。

此外 DeepSeek 团队还引入了通用 RL 数据以提升 DeepSeek-R1 的有用性与无害性。在训练过程中,研究人员采用了两个独立训练的奖励模型,一个针对“有用”排序数据训练,涵盖创意写作、编辑、事实问答等领域的 6.6万题,一个针对“无害”排序数据训练,由1.2 万题构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版论文中,DeepSeek 团队正面回应了此前关于 R1 蒸馏 OpenAI 模型的质疑。

研究团队专门为此设计了一项试验,使用 Qwen2-7B 作为基础模型时,通过大规模强化学习进行训练,该模型同样可以自主发展出各种先进推理策略。而 Qwen2-7B 的发布时间为 2024 年 6 月,显然早于所有公开的推理模型。蒸无可蒸,推理能力的优化自然源于 DeepSeek-R1 开创的强化学习方法。

DeepSeek-R1 的另一大特征是在推理过程中更频繁地使用“我”和“我们”等第一人称代词。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效果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冷启动数据所实现。

论文中介绍,研究团队发现当推理过程符合第一人称视角的思维模式时,用户会认为其回应更直观且具有吸引力。为此,研究团队要求标注人员将推理轨迹转换为更自然、更贴近人类对话风格的表达,并以此作为示例提示大语言模型以类似风格重写更多。

在如此收集到的数千条 CoT 数据中进一步筛选出最终答案正确且格式清晰的,就得到了简洁、可读性强,既包含推理步骤,也涵盖最终结果的高质量冷启动数据。

双重里程碑

时隔八个月再次回顾,DeepSeek-R1 因何成为大模型史上里程碑式的论文?

有一部分答案藏在训练成本里。DeepSeek-R1 29.4 万美元的训练成本不仅只有当时同等规模模型的十分之一,而且其中仅有 1 万美元被用于构建 SFT 数据集。这意味和同行相比,它背后砍掉了大规模的监督微调。

属于人类的能力,也向人类学习,监督微调曾经是提升模型推理能力的共识。但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对人类标注推理轨迹的依赖显著增加了模型训练成本,限制了可扩展性,人类的认知偏见也在向模型渗透。

更引人深思的问题是,复制人类思维过程真的是硅基推理的最优解吗?是否存在一种更优越的、非人类思维的推理方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一定在人类示例之外。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DeepSeek-R1 提出了一种通过纯粹强化学习实现推理能力自我进化发展的路径,以摆脱对人工标注推理轨迹的依赖。

具体而言,研究团队基于 DeepSeek-V3 Base,并使用组相对策略优化(GRPO)作为强化学习框架。在全新的训练范式下,仅对最终答案的正确性进行奖励,而不对推理过程本身施加约束。简单来说,就是推理方式不限,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这种训练方案设计和研究团队的假设一脉相承:人类定义的推理模式可能会限制模型探索,而不受限制的强化学习训练能更好地激励 LLMs 中新型推理能力的出现。

实验结果表明,DeepSeek-R1-Zero 的确自然地发展出了多样化和复杂的推理行为。为解决推理问题,它表现出了生成更长响应的倾向,并且存在在每个响应中包含验证、反思和探索替代方法的趋势。

“尽管我们没有明确地教模型如何推理,但它通过强化学习成功学习了改进的推理策略。”论文指出。

展现出强大推理能力的同时,DeepSeek-R1-Zero 在可读性差和语言混杂等方面仍存在挑战。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 DeepSeek-V3 Base 是在多种语言上完成训练,为此 DeepSeek-R1 的开发被提上日程。

这一次,研究团队不仅通过多阶段强化学习训练改进模型在对话式推理过程、语言一致性以及人类偏好对齐方面的表现,而且在拒绝采样和监督微调环节将推理和非推理数据集都纳入 SFT 过程,这一设计使 DeepSeek-R1 不仅能在推理任务中表现出色,还展示出了高级的写作能力。

基准测试结果显示,脱胎于全新训练范式下的 DeepSeek-R1 在 MMLU、C-Eval、GPQA Diamond、Arena-Hard、SWE-bench Verified、AIME 2024 上均表现出色。而更直接的例子,则是在 2025 年春节之后的一段时间里,DeepSeek-R1 几乎成为了国产大模型的代名词。

LLMs 的推理能力可以通过纯 RL 进行激励,无需人工标注推理轨迹的参与。这一今天已成为共识的创想,最初就是经由 DeepSeek-R1 所实现。DeepSeek 团队在此基础上构建的 RL 框架,也促进了自我反思、验证和动态策略适应等高级推理模式的涌现。

而今天,这一突破性成果经受住了学术出版审查。主动接受专家评审的拷问,补充材料说明技术细节,并最终作为顶刊封面论文刊发……如果说 DeepSeek-R1 的初次发布是一个关于前沿技术突破的故事,那么时隔八个月之后,这个故事的关键词变成了学术透明和技术开放。

补充各种技术细节之后,《Nature》最新这篇封面论文堪称“手把手教你训 R1”。它让我们看到头部科技企业的核心成果不是只能封装成语焉不详的黑盒提供给用户,而是也可以拿到同行评审面前接受审视,以及更重要的,给出符合学术规范的解释和回应。

商业化考量让 OpenAI、Google 等科技巨头纷纷和传统的学术审查保持距离,这本无可非议,但是当 DeepSeek-R1 真的成为了可复现、可验证的学术成果,这种对技术开放性的追求无疑也让研究团队的选择更加可敬。

在双重意义上,DeepSeek-R1 都堪称里程碑。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422-z#ethic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3015-6

雷峰网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配置速读:6.28万起极狐T1上市 能否作为家用纯电新标杆?

配置速读:6.28万起极狐T1上市 能否作为家用纯电新标杆?

车见万宜
2025-09-13 01:21:46
澳加联手对华连下两封战书,台海爆发激烈对峙,东部战区措辞变了

澳加联手对华连下两封战书,台海爆发激烈对峙,东部战区措辞变了

boss外传
2025-09-20 04:00:03
卢伟冰展示小米17和iPhone17对比,回应“改名原因”:没有蹭苹果热度,这次升级巨大,7是小米的幸运数字

卢伟冰展示小米17和iPhone17对比,回应“改名原因”:没有蹭苹果热度,这次升级巨大,7是小米的幸运数字

极目新闻
2025-09-19 20:02:03
好离谱,全网求他当男小三

好离谱,全网求他当男小三

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2025-09-19 15:59:28
给《731》“演技最好”的8位演员排名:王志文第3,第1令人意外

给《731》“演技最好”的8位演员排名:王志文第3,第1令人意外

古木之草记
2025-09-18 17:14:08
蒋孝章有多美?1967年在爷爷寿宴上留影,那年她29岁气质非凡

蒋孝章有多美?1967年在爷爷寿宴上留影,那年她29岁气质非凡

转身微笑梅
2025-09-16 21:28:55
李在明硬气一回,对美国撂重话

李在明硬气一回,对美国撂重话

君君文谈
2025-09-18 20:00:08
帮战友全家15人订五星度假酒店,付款时对方耍赖,我一招他们傻眼

帮战友全家15人订五星度假酒店,付款时对方耍赖,我一招他们傻眼

红豆讲堂
2025-09-02 07:40:03
最黑暗的刑讯逼供,吊打警察,串通法院,铸成杀妻铁案

最黑暗的刑讯逼供,吊打警察,串通法院,铸成杀妻铁案

讲真实故事的面霸
2024-08-21 11:51:56
声援柯文哲忆昔日恩仇!郝龙斌:柯文哲当年的攻击让母亲失眠痛苦

声援柯文哲忆昔日恩仇!郝龙斌:柯文哲当年的攻击让母亲失眠痛苦

新时光点滴
2025-09-19 11:52:05
波兰无视劝告,拒绝放行中欧班列,欧盟强装镇定:我会密切监测!

波兰无视劝告,拒绝放行中欧班列,欧盟强装镇定:我会密切监测!

青青子衿
2025-09-20 03:06:04
23.59万起,奥迪首款纯电SUV半小时破万单!背后到底靠什么?

23.59万起,奥迪首款纯电SUV半小时破万单!背后到底靠什么?

生活魔术专家
2025-09-19 09:24:34
以色列被指与柯克被杀有关,内塔尼亚胡严厉驳斥

以色列被指与柯克被杀有关,内塔尼亚胡严厉驳斥

环球网资讯
2025-09-19 15:12:07
重金邀约,雷迪什加盟广东?尘埃落定,雷迪什官宣,1年合同

重金邀约,雷迪什加盟广东?尘埃落定,雷迪什官宣,1年合同

乐聊球
2025-09-19 13:01:3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美国的制裁阻碍不了新疆发展的脚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美国的制裁阻碍不了新疆发展的脚步

环球网资讯
2025-09-19 16:13:27
澳洲杨兰兰是谁?五层“身份套娃”揭秘:她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澳洲杨兰兰是谁?五层“身份套娃”揭秘:她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麦大人
2025-08-18 18:02:38
应对美军压境!马杜罗:派军队培训5336个社区

应对美军压境!马杜罗:派军队培训5336个社区

看看新闻Knews
2025-09-19 23:33:04
改变世界的7项技术,在我们有生之年,或许能够全部见证!

改变世界的7项技术,在我们有生之年,或许能够全部见证!

Thurman在昆明
2025-09-17 10:04:56
吉林省此项补贴标准确定

吉林省此项补贴标准确定

城市速递
2025-09-19 16:44:58
明星卸妆后,把人看得一愣一愣的!曾黎和闫妮就像村里老阿姨似的

明星卸妆后,把人看得一愣一愣的!曾黎和闫妮就像村里老阿姨似的

黄小仙的搞笑视频
2025-09-19 18:24:07
2025-09-20 05:08:49
雷峰网 incentive-icons
雷峰网
关注智能与未来!
67365文章数 6558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亲子要闻

每年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新规出台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