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急忙慌地宣布采购114架Rafale F3型战斗机后,印度军队的画饼还在继续。
根据印度时报等媒体消息,当地时间9月5日,印度国防部公布了最新版的《2025年技术前景和路线图》(TPCR 2025)计划书。话说这书不看不知道,看了简直叫人倒尽胃口,好家伙原来画饼居然还能这么画啊……咱们来看看,印度国防部都给自家三军画了个什么饼。
核动力战舰:理想很丰满,反应堆很骨感
先说这 10 艘核动力战舰的计划,听着就霸气侧漏,可仔细一看就知道这事儿有多悬。印度现在唯一拿得出手的核动力舰艇就是 "歼敌者" 级核潜艇,用的还是 80 兆瓦的反应堆,这功率别说驱动 6.5 万吨的航母,就连大点的驱逐舰都费劲。可印度国防部不管这个,非要在 "维沙尔" 号航母上装核动力,还狮子大开口要 10 艘,这就好比刚学会骑自行车就想造高铁,步子迈得也太大了。
印度人自己可能也觉得底气不足,所以又琢磨着开发 190 兆瓦的新反应堆,打算先装在核潜艇上试试水,成熟了再往航母上搬。可问题是,这个新反应堆还停留在图纸阶段,要到 2027-2028 年才能开始岸上测试,等真正能用在船上,没个十年八年根本不可能。更有意思的是,印度给 "维沙尔" 号定的时间表是 2029 年铺龙骨,2037 年服役,这就意味着反应堆还没测试呢,船就要开工了,这不就是典型的 "先上车后补票" 吗?到时候船造好了反应堆跟不上,怕是又要像 "维克兰特" 号那样搁在船坞里晒太阳。
再说这舰载机,印度计划给 "维沙尔" 号配国产的 TEDBF 双发舰载机,可负责研制的 HAL 公司名声实在太差。他们搞的 "光辉" 战斗机从 1983 年立项到 2015 年才服役,愣生生造了 32 年,现在订的 83 架连一架都没交齐。就这水平,印度还指望 TEDBF 能按时上岗?怕是等航母造好了,还得花钱买法国的阵风舰载机救急。更别说那电磁弹射系统,印度自己搞不定,想从美国买,可人家会不会真心实意地转让技术还是个未知数。之前法国卖阵风就不肯给源代码,导致印度连自己升级都做不到,这次美国能大方到哪里去?
回头看看 "维克兰特" 号的建造历程,就知道印度航母计划有多不靠谱。这艘 4 万吨的常规动力航母从 2009 年开工,愣是造了 13 年才服役,光下水就下了三次,预算超支好几倍。现在要搞 6.5 万吨的核动力航母,技术难度翻了好几倍,印度凭什么觉得能一帆风顺?就算一切顺利,15 年内造出 1 艘核动力航母都够呛,更别说 10 艘了。这哪是军备计划,分明就是科幻小说。
两千辆新坦克:生产线不答应,钱包也不答应
陆军的 2200 台新坦克计划同样让人哭笑不得。印度陆军现在的主力阿琼坦克早就被证明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家伙,重量超标不说,关键部件还得靠进口,连印度自己的公路桥梁都承受不住它的重量。可印度似乎没吸取教训,还想在这个基础上搞新坦克,这不是明知故犯吗?
按 15 年算,印度每年得造 147 辆新坦克才能完成任务,可看看他们的生产能力就知道这有多难。阿琼坦克从 1974 年就开始研制,到现在年产量也没超过 20 辆,就这效率,2200 辆得造 110 年。印度可能觉得可以引进外国技术,可别忘了,他们之前跟俄罗斯合作搞 T-90 生产线,搞了半天核心部件还是得从俄罗斯进口,国产化率低得可怜。真要搞新坦克,到时候还不是一样受制于人?
钱也是个大问题。印度 2024-2025 财年的国防预算是 6.219 万亿卢比,看着不少,可里面 30.66% 要用来发工资和津贴,22.7% 给了养老金,真正能用来买装备的只有 27.66%,也就 1.72 万亿卢比(约合 207 亿美元)。这点钱要分给海陆空三军,还要兼顾维护现有装备,能留给新坦克的资金实在有限。一辆先进坦克怎么也得五六百万美元,2200 辆就是上千亿美元,印度这点军费根本扛不住,除非他们打算喝西北风搞建设。
更要命的是,印度军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实在不敢恭维。HAL 公司连战斗机都造不利索,坦克生产同样问题百出。阿琼坦克的发动机、火炮都依赖进口,国产化率号称 70%,实际核心部件还是外国货。这就导致坦克成本居高不下,性能还不稳定,印度陆军自己都不愿意要。现在又要搞新坦克,不是重蹈覆辙吗?就算印度咬牙花钱买外国技术,消化吸收也需要时间,15 年内想造出 2200 辆先进坦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国防工业的老毛病:计划赶不上变化
说到底,印度军备计划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上。这么多年来,印度搞了不少雄心勃勃的军工项目,可真正成功的没几个。"光辉" 战斗机、"阿琼" 坦克、"歼敌者" 核潜艇,哪一个不是拖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预算超支好几倍,最后出来的东西还不尽如人意?
印度国防工业的一大症结就是好高骛远,总想一步登天。就像这次的五代机计划,连四代机都没搞明白,就敢说要在 2035 年搞出五代机,用的还是那个研发了 30 年都没成功的 GTRE GTX-35VS 发动机。这种 "大跃进" 式的发展思路,不失败才怪。更可笑的是,印度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说什么 "外方拒绝提供先进技术",可自己不争气,就算别人把技术送上门也学不会啊。
国营企业效率低下也是个大问题。印度国防工业 79.2% 都是国营企业,这些企业官僚主义严重,创新动力不足,完全靠政府订单过活。就拿 HAL 公司来说,造个 "光辉" 战机都能拖延几十年,还敢指望他们搞出先进舰载机?私营企业虽然有点活力,但在国防领域占比太低,根本成不了气候。这种体制不改革,印度的军工永远别想翻身。
资金分配也是个老大难。印度总想面面俱到,陆海空三军都要搞大项目,结果就是资金分散,哪个都搞不好。一会儿买阵风战机,一会儿造核潜艇,一会儿又要搞新坦克,有限的军费被摊得太薄。更要命的是,印度还特别爱面子,宁愿花高价买外国装备撑场面,也不愿意踏踏实实搞自主研发。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怎么可能发展出强大的国防工业?
说到底,印度这次公布的军备计划,与其说是军事规划,不如说是政治宣传。莫迪政府想通过这些宏伟蓝图提振民心,展示印度的大国雄心。可画饼不能充饥,军事建设来不得半点虚假。没有扎实的工业基础,没有完善的科研体系,光靠喊口号是造不出先进武器的。看看中国的航母和战机发展,哪一个不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印度要是不脚踏实地,就算再过 20 年,这些计划恐怕还只能停留在 PPT 上。
印度真要想实现军事现代化,与其在图纸上画大饼,不如先把基础打牢。好好整顿一下国内的军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培养专业人才,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否则,别说 10 艘核动力战舰和 2200 辆新坦克,恐怕连现有的装备都难以维护。到最后,这些宏伟计划只会变成国际社会的笑柄,就像他们那艘 "咖喱味" 的虚拟航母一样,只能活在 CG 图片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