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天气逐渐冷起来,血管容易收缩,血压比夏季更难以控制。因此,采取针对性的保健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易行的小妙招,希望能帮助您平稳度过秋冬。
生活方式调整
一是保暖先行,避免温差刺激。
重点保暖:外出时务必戴好帽子、围巾和手套,保护头部、颈部和手部免收寒冷侵袭,因为这些部位的血管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容易引起血压骤升。
温水洗漱:坚持用温水洗脸、刷牙,避免冷水刺激。
二是合理膳食,控盐滋补。
严格控盐:秋冬季节人们口味可能变重,但要严格控制钠盐摄入(每日<5克),警惕咸菜、腊肉等“藏盐大户”。
优质蛋白: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热量的食物,如鱼肉、豆制品等,以增强御寒能力,但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食物。
补充钾和膳食纤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钾的补充和血压稳定。秋冬可多吃些木耳、蘑菇、山药等滋补食材。
喝对饮品:多喝温开水,稀释血液,保持血管通畅。避免浓茶、咖啡和酒精,这些都可能引起血压波动。
三是适度运动,择时而行。
避开清晨:冬季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最好将锻炼时间安排在上午9—10点后或下午,待气温回升后再进行。
选择温和项目:以太极拳、散步及慢跑等中低强度运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
监测与用药
一是坚持监测,做到心中有数。
定期测量:每天早晚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如果感觉头晕、胸闷等不适及时加测。测量血压前,应休息5—10分钟。
二是遵医嘱用药,不擅自调整药量。
持之以恒:降压药需要长期规律服用,不能擅自停药或减量,否则会导致血压“反跳”,更加危险。
及时沟通:如果血压持续波动或控制不理想,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情绪与作息
一是心态平和,避免激动。
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避免大喜大悲、情绪激动。情绪波动是导致血压骤升的常见诱因,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放松心情。
二是保证睡眠,规律作息。
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作息不规律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血压稳定。睡前可以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睡眠。
以上就是秋冬季节高血压病人预防心脑血管病及稳定血压的一些应该注意事项,希望大家都能血压平稳,安全度过秋冬季节,远离心脑血管病。
邓旭光(环翠区孙家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