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邹平讯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近日,邹平市焦桥镇“放歌邹平”全民嗨歌舞台上红歌嘹亮、热闹非凡。今年以来,该镇通过连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化获得感、生活幸福感。
群众登上红歌大舞台平凡人唱响爱国情怀
夜幕降临,胜利社区东广场灯火璀璨,2000余名群众齐聚于此,期待着“放歌邹平”全民嗨歌焦桥赛区的决赛。此次比赛的开场格外暖心,观众席上的老人即兴唱起《沂蒙山小调》,瞬间拉近了舞台与群众的距离,也奠定了“百姓当主角”的温馨基调。
这场历时一个半月,经过了6场海选、2场复赛的全民音乐盛会,从近400名演唱者中层层选拔出16名决赛选手,他们中有耕耘在田间地头的农民,有守护村民健康的老中医,有坚守在工厂车间的工人,有每天操持着柴米油盐的家庭主妇,还有朝气蓬勃的乡村青年,他们勇敢地站上舞台,唱响一首首红色主题歌曲,与焦桥这片红色热土完成了一次次深情的对话。
据了解,焦桥镇不仅是邹长地区第一次党代会的召开之地,而且是邹长地区抗击日寇第一枪的打响之处。邹长中心县委、中共邹平县委等先后在此成立,无数英雄儿女在此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红色赞歌。“从初赛到决赛,一路走来,每次演唱不同的红色主题歌曲,都能感受到振奋人心的力量。”韩套村选手韩浩义说,他想通过歌声传递红色精神,唱出对焦桥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
连心文艺队扎根基层助推红色基因代代传
这场文化活动,不仅是群众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而且是焦桥镇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文化资源下沉的生动实践。为续写红色文艺篇章,活动现场为“连心文艺队”正式授牌,吸引了70余名群众当场报名加入。“我们要给全镇文艺爱好者搭建一个展示风采和沟通交流的平台,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获得感。”连心文艺队负责人孟会贞表示,文艺队将深挖本土文艺人才,持续开展优质特色文化活动,让文化舞台扎根每一个村居、每一个广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现场,连心文艺队的红色宣讲员韩立欣以焦桥红色文化传承为切入点,以《烽火中的八路店——一座永不熄灭的精神驿站》为题,将邹长中心县委的烽火岁月、焦桥土地上的英雄故事娓娓道来。西营村村民李龙说:“希望这样的活动持续办下去,不管老人还是孩子,都能有自己的快乐舞台,同时还能学到这么多红色文化知识,推动红色基因代代传,让所有人不断汲取奋进力量。”
文化引擎驱动乡村振兴实干担当唱响时代赞歌
舞台下,热闹景象同样动人,有人架起设备进行直播,有人举着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更多的人跟着熟悉的旋律轻声哼唱,喝彩声与掌声此起彼伏。活动最后,所有人起立共同唱响振奋人心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声响彻夜空,活动被推向高潮,男女老少齐唱红色歌曲的温情画面成为焦桥镇最生动的民生图景。
当最后一束舞台灯光熄灭,群众带着笑意慢慢散去,文化的种子已然在他们心中发芽。这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看似是“小舞台”,却唱响了“大幸福”、凝聚了“大能量”,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从贯彻落实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17个起来’主题宣传行动要求,到推动主旋律‘唱起来’走深走实,焦桥镇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今天的决赛既是对前期活动成果的检验,又是一次百姓风采的展现。焦桥镇以全民嗨歌活动为抓手,让优质文化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浸润民心,让百姓唱起来、跳起来、乐起来。”焦桥镇党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赵丽明感慨道。
从红歌唱响到红色宣讲,焦桥镇将红色基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展现了该镇在文化繁荣发展进程中的蓬勃生机,更让“挺膺实干担当”成为全镇干部群众的广泛共识,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强劲精神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