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四轮高强度谈判,美国想要的稀土、芯片让步一个没拿到,反倒被中国“上了一课”。
就在美方步步施压、频频拉盟友之际,中国外长王毅抵达波兰,直接敲定稀土及两用物项出口合作,还支持波兰打造电动车全产业链。
这消息一出来,美国和欧洲那边立马就炸了锅,一个个都嚷嚷着“凭啥就波兰能捞着好处”,更有意思的是,波兰总统还当面再次明确说要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这可是给中波两国的关系,实实在在打下了政治基础。
这波操作,既让美国的算盘落空,也让欧洲看到了另一种选择,那么中波合作会否成为改变中欧美博弈格局的关键变量?
中国守住稀土红线
这次马德里谈判,美国带着厚厚一摞要求上桌,几乎把能谈的议题全搬了出来,市场准入、能源采购、金融开放……应有尽有。
但如果细细分析,就能发现真正让他们焦虑的,根本不是这些表面问题,而是稀土,美国代表团的发言里,关于稀土的要求出现得最多、态度也最强硬,这才是他们此行的核心目的。
美国想要的不只是更多的稀土出口,而是想让中国完全取消出口配额,把审批程序简化到和普通商品一样,他们真正看重的,是那些高纯度、能直接用于战机、导弹、芯片生产的稀土原料。
都知道,这些材料是现代军事工业的“粮食”,如果能够畅通无阻地拿到,美国的国防工业就能少受很多约束。
但中国早已把稀土列为战略资源,严格管控生产、出口和最终用途,尤其是军事用途更是铁定的红线,稀土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这一点中国态度非常明确。
更重要的是,这道红线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实际政策措施保障的,过去,当中美关系相对缓和时,中国确实会在稀土出口上略微放松,比如增加一些配额,以示善意。
但如今,美国在科技、产业、金融等领域对中国的打压力度全面升级,中国自然不可能再用稀土去“输血”,反而会把管控做得更细、更严。
而且这已经不只是被动防守,而是转向主动反击,近期,中国对美国芯片和存储设备发起双重调查,就是一个清晰的信号:不能一边限制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生存空间,一边又要求中国无条件提供关键原料。
中方通过实际行动告诉对方:中国不仅有底线,而且有手段、有能力守住这条底线。
波兰收到橄榄枝
就在美国因为谈判碰壁而焦头烂额时,中国突然打出了一张“外交王牌”,中国外长王毅访问波兰,而且是高规格访问,波兰副总理兼外长亲自会见,总统府也安排了会谈,这待遇已经足够说明,这次访问对波兰来说分量极重。
更关键的是成果,中波双方正式就稀土和其他关键物项的出口许可展开讨论,中国给出一个非常有分量的承诺:会“积极推动”符合规定的两用物项贸易,这句话等于告诉波兰,只要符合国际规则,中国愿意放行关键资源合作。
要知道,美国和欧盟磨破嘴皮子都没能谈下来的事,中国却直接给波兰开了绿灯,这无疑是一个强烈信号。
波兰的身份让这件事更敏感,它是北约和欧盟的正式成员,也是美国在欧洲的传统盟友,中国在这个节点释放合作善意,等于在美国盟友阵营里“挖”出一个突破口,让波兰有了更多对华合作的空间,也给美国施加了不少压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不仅愿意卖稀土,还主动支持波兰发展本土电动车产业链,鼓励两国企业合作,从电池生产到整车制造都可以深入对接。
这和欧盟频繁对中国电动车挥舞关税大棒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用真金白银帮助波兰升级产业,给他们提供了成为欧洲最大锂电池出口国的机会。
而且波兰一直是“一带一路”的首批参与国,也是中欧班列的重要枢纽城市,过去这些合作积累,现在正在转化成实打实的经济利益,波兰想借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中国的参与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政治上的互动也同步升级,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在会谈中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这表明中波关系不仅停留在经济合作,还在强化政治互信。
双方的互动正在形成良性循环,经济合作越深入,政治关系越稳固,政治信任越高,合作空间就越大。
这对波兰是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对美国来说却是新的挑战:它原本牢牢掌握的盟友,正在尝试更独立的外交路线,甚至可能在关键产业链上转向中国。
盟友们裂痕的正在显现
中国这次采取的策略非常精准:一方面,对美国保持高压,牢牢守住稀土等战略资源的出口红线,另一方面,却主动向波兰等欧洲国家释放合作信号,推动务实合作。
这种“选择性开放”的策略效果已经开始显现,而且正在产生外溢影响,首先是市场的直接冲击。
自从中国对稀土、锗等关键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后,美欧的相关产业链立刻感受到压力,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首当其冲,稀土磁体的供应一度告急。
以锗为例,价格一路飙升,创下自2011年以来的新高,最高接近每公斤5000美元,出口量则出现“断崖式下跌”,很多贸易商直言,现在能拿到10公斤锗都得感恩戴德,而且价格比之前翻了好几倍。
由于需求还在增长,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市场恐慌情绪开始蔓延,今年前七个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锗同比锐减40%,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迫使企业加紧寻找替代方案。
更让美欧焦虑的是,当他们还在想办法解决供应危机时,中波稀土合作的消息突然传出,波兰不仅拿到了合作的“绿灯”,还得到中国支持发展本土电动车产业链的承诺,这让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些许有点眼红。
俄罗斯媒体更是直言,波兰的选择让西方很尴尬,美国和欧盟一直希望波兰紧跟其对华政策,但波兰显然更看重本国利益,愿意与中国做实际生意。
这不仅是经济层面的突破,更是一个清晰的政治信号:在美国试图组建的对华统一战线里,已经出现了裂缝,而且这种裂缝一旦扩大,就可能改变未来的地缘政治格局。
对中国来说,这正是策略奏效的体现,既守住底线,又打开新的合作空间,让对手的压力逐步转化为谈判筹码。
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