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练字、读书、学点新东西……一个人也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清晨的阳光穿过纱帘,我捧着洒水壶在阳台上踱步。玫瑰花瓣上的水珠折射着晨光,茉莉的幽香若有若无地钻进鼻腔——这便是我与自己约会的开始。养花人的日子像一本缓缓翻开的书,每一片新叶都是惊喜的逗号,每一次花开都是惊艳的叹号。记得那年冬天,我曾彻夜守候一株昙花,当月光下的白纱层层舒展时,忽然懂了何为"昙花一现"的珍贵。
午后的书桌前,墨香与茶香交织。临摹《兰亭集序》时,狼毫在宣纸上跳舞的沙沙声,比任何白噪音都令人心安。有时写得兴起,窗外的樱花便随风飘进两三瓣,恰好停在"惠风和畅"的"和"字旁边,像天赐的朱砂印章。练字如养花,急不得也恼不得,王羲之练完十八缸水的故事,说的不就是这份甘于寂寞的修行?
书架上的旧书总在雨天散发出特别的香气。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会忍不住在窗台种一盆他钟爱的菖蒲;翻《诗经》里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又网购了薇菜种子。最近迷上植物图鉴,才知古人称兰花为"香祖",原来我们与千百年前的文人,隔着时空嗅着同样的芬芳。读书人的快乐,在于思想的根系可以无限延伸。
总有人说独处是孤独的,殊不知安静里藏着整个宇宙。上周跟着视频学水培郁金香,虽然最后球茎发了霉,但玻璃瓶里盘旋的根系美得像件艺术品。昨天下载的书法APP,用AR技术演示颜真卿的"屋漏痕"笔法,手机镜头扫过餐桌的瞬间,千年前的墨迹竟在咖啡杯旁复活。学新东西的日子,每天都有拆盲盒的雀跃。
夜幕降临时,我喜欢数算这些细微的获得:栀子花又多绽开两朵,行书"永"字终于写出抑扬顿挫,在读的《园林志》里发现古人用花椒泥涂墙的秘方……生活的趣味从来不在于喧闹,而在于你是否愿意蹲下身,看清一片花瓣上的经纬,听懂毛笔与宣纸的私语,在寻常岁月里,为自己种出一座无人能夺的精神花园。
“由静入闹易,由闹入静难。”能静下来的人,不容易跑偏,不会一点小事就慌。我们终究要明白:人生的路上,没有人能一直陪你。父母、子女、朋友,都会在某站下车。能陪自己到最后的,只有自己。所以,不要把依赖寄托在别人身上。学会独处,才是真正地对自己负责。不管什么年纪,能享受孤独的人,都不会活得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