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引用出处:西南证券关于中远海运国际(0517.HK)2024年半年报的点评报告
梗概:
中远海运国际是国际前列的综合船运服务公司。公司为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是中远海运的全资附属公司香港中远海运的附属公司。中远海运国际旨在为全球客户提供船舶全生命周期服务,并顺应航运业绿色低碳智能发展趋势,全力打造数字化智能船舶服务平台,投资设立绿色数智船舶服务平台和船用绿色新能源平台,为航运企业、修船企业以及集装箱制造商等客户提供多元化及专业化的航运相关服务和产品,业务网络遍及中国内地、香港、新加坡、日本、德国及美国等地。
全球修造船景气度:
随着航运市场的复苏,船东公司经营情况大大改善,出于老旧船、非环保船的更新需求, 新造船意愿增加。集运市场的超景气使得集运船东盈利增加,资产负债表进一步优化,而集 运船舶老化情况严重,因此 2021 年爆发大量的集装箱船订单。2022 年,集装箱船新签订单 开始回落,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同时 LNG 船舶订单增加。2023 年油轮订单加速释放, 2024 年受红海绕行影响,集运再次爆发,随之而来的是集装箱船新一轮订单。航运不同细 分板块景气度不同,新船市场船型轮动趋势明显。
![]()
船厂在手订单趋于饱和,新造船市场火热。随着不同船型新船订单接力,船厂在手订单 持续累积,截至 2024 年 6 月,全球船厂手持订单 4925 艘船,合计 13335.4 万修正总吨, 船厂订单趋于饱和,在船厂有限的产能下,船东新下的订单需要等待空余产能,2023 年全球新船完工量为 3485 万修正总吨,当前的在手订单/完工量为 3.8 年,在手订单的交付时间相较于之前变长,造船周期长度可期。
中国船厂保持接单优势,市场份额的提升,稳居世界第一。除了新造船市场交付订单持 续增长外,修船市场同样表现较好,2023 年中国全年修船完工 7013 艘次,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全行业绿色燃料转型:
绿色低碳航运转型加速。根据 IMO 最新温室气体研究(IMO 第四次温室气体研究)的计算,2018 年航运业排放了 10.8 亿吨二氧化碳,经合组织估计 2022 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约 8.6 亿吨,占全球排放量的 2.5%。2023 年 7 月,国际海事组织(IMO)在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 80 届(MEPC 80)会 议上通 过了《2023 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战略提出到 2030 年,使用零或近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燃料和(或)能源使用占比,至少达到国际海运用能总量的 5%,并力争达到 10%的量化目标。设置了两个指示性校核点,即到 2030年,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年度排放总量比 2008 年至少降低 20%,并力争降低 30%;到 2040年至少降低 70%,并力争降低 80%。
对于全球航运而言,实现真正的温室气体零排放,改变船舶使用燃料是必须的。氨、氢、甲醇、天然气等燃料是当前航运市场关注较多的绿色燃料。对于船东而言,改变船舶燃料有两个选择,一是船舶整个燃料动力系统改造,另一个就是新造船。从船舶在手订单来看,截至 2023 年底,非 LNG 船舶中双燃料订单占比 30.5%,在这 其中 lng 占比最大为 49.4%,甲醇占比为 29.6%,待这些双燃料船舶交付后,全球预计将有 2028 条双燃料船,在整个船队中占比为 4.4%(不考虑期间拆船)。
各种考虑下,绿色甲醇成为当前市场比较热门的环保燃料选择。首先甲醇动力发动机已商业化,甲醇被广泛生产,并且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运输和使用了 100 多年。同时甲醇常温下为液态,容易储存和运输,目前超过 100 个港口供应甲醇,其中 47个港口的储存设施超过 5万吨。环保安全性较高,泄漏对环境危害也比传统燃料低。此外作为航运绿色燃料而言,国际海事组织已通过甲醇临时安全导则。目前的甲醇双燃料船是以集装箱船型为主,因为集装 箱船的航线固定,运营稳定,且来往港口均为 发达国家,具备较好的绿色甲醇生产能力。
股权结构:
![]()
主要业务:
![]()
业务占比:
![]()
公司绿醇燃料发展:
上海吉远绿色能源将作为一家专注于包括绿色甲醇在内的可再生燃料的投资平台,加快船用可再生燃料布局与推动航运业向绿色能源转型。2023 年 12 月,公司与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及上港集团能源(上海)有限公司就成立合营企业上海吉远绿色能源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的条款,上海吉远绿色能源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10 亿元,其中吉电股份、公司以及上港能源将分别出资人民币 5.5 亿元、人民币 3.5 亿元及人民币 1 亿元,分别占注册资本的 55%、35%及 10%。
上海吉远绿色能源已于 2024 年 2 月成立。2024 年 5 月,上海吉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梨树风光制绿氢生物质耦合绿色甲醇项目(化工部分)获备案。上海吉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 25.6 亿元,在吉林省四平梨树县,建设一套 20 万吨级生物质气化制取甲醇装置,安装40 台 1000Nm3/h 碱液制氢+16 台 200Nm3/h PEM 制氢设备,合计制氢能力 43200Nm3/h。项目计划 2024 年 11 月开工。
船舶涂料业务:
中远佐敦由公司和挪威佐敦集团合资,于 2009 年落户山东省青岛高新区。落户十年间, 中远佐敦在中国船舶涂料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居首,平均每年交付新船 300 余艘,修船超过 1500 艘。2023 年中远佐敦新造船涂料销售量为 7503 万升,同比增加 22%;维修保养涂料 销售量为 3424.7 万升,同比上升 12%。船舶涂料销售量总共相当于 14.8 万吨,同比增加 19%。
在造修船市场订单的增长下,船舶涂料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造修市场回升,推动船舶涂料市场发展,2023 年船舶涂料销量为 25700 万 L(约合 34.7 万吨),较 2022 年上涨 12%。船舶涂料市场目前以外资品牌为主,Jotun、Hempel、CMP、IP、PPG、Nippon几家企业的销量可以占到约 90%的市场份额。
以上。
这种形式的分享,纯属客观基本信息的罗列,没有任何主观色彩。基于我在调研路上看到了有趣的公司,就想着去深入剖析一下,看看能否从中找到具有安全+成长双重素质的好公司。
以下为调研补充信息,仅供参考,自行验证:
1、 绿醇项目26年试生产,成本毛利还无法测算,对利润暂时没有要求,还在试水期。
2、 航运科技板块是做成几大业务的互联网数字平台,用来构建用户更便捷的使用平台,去更好预测把握船东需求,所以短期亏损属于投入期;目前以船舶备件数字服务为主。
3、 涂料市场份额40%,成本端原油价格下降利好涂料成本下降。船舶涂料和陆地涂料不一样,有风险,船舶涂料脱落会面临巨额罚款,需要船东的高度认可才行,行业壁垒很深。中远佐敦去年1/3产能是外包来实现,今年开始扩产,但还是不够,去年8000万升,今年提升1.2亿升,27年提升到1.6亿升。未来需求量不成问题,去年8000万升的产能,但已经有了1.2亿升的销量。
4、 船舶贸易交付迎来高峰期,去年交付30多艘,今年全年50多艘,集装箱船交付量更高。今年半年度这个板块业绩已经接近去年全年。
5、 如果按照半年度净利润看全年利润,有望达到10亿左右体量,公司每年分红比例为99%,那么当下股息率依然较可观。
6、 虽然船舶设备配件采购占收入很大部分,但实际利润体量很小,其实是一块设备代购业务,只经手赚代购服务费而已。另外涂料业务营收增速非常快,利润也同步增长;船舶贸易代理和船舶保险顾问业务则出现了利润增幅大于收入增幅的情况。这些数据的变化和造船周期进入到密集交付阶段有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