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跟发小去山脚下的小河边晃悠,俩人踩着鹅卵石瞎溜达,他还吐槽我“多大了还跟小孩似的,看见石头就走不动道”。我没理他,蹲在水边扒拉来扒拉去,忽然指尖碰到个不一样的——不是常见的圆滚滚鹅卵石,是块有点扁的青灰色石头,掌心一握刚好贴满,表面糙得有意思,不是扎手的糙,是带着点“磨砂感”的软糙。
最绝的是它侧面,有一道浅白色的纹路,弯弯曲曲的,像条小蛇似的绕了半圈。我举起来对着太阳看,那纹路居然还透着点光,发小凑过来看了眼:“这不就是道破纹嘛,有啥稀奇的?”我没跟他争,就觉得这纹路不一般——你想啊,它要是一直待在山上,哪能有这么软的边?肯定是好几年前下大雨,从山顶冲下来,一路被溪水撞、被沙子磨,才把棱角磨没了;那道白纹更不是天生的,说不定是哪年冬天冻裂的,又被河水泡了这么久,才变得这么浅。
我摸着那道纹,突然就有点恍惚。你说这石头,它在山上待了多少年?几百年?还是更久?以前可能是山涧里的一块“硬骨头”,听着泉水叮咚响;后来被冲进河里,又陪着流水看过无数回日出日落。它身上每一道印子,都不是白来的——深点的是被急流撞的,浅点的是被风刮的,连那些细细的小坑洼,说不定都是很久以前的小沙子一点点“啃”出来的。
发小催我走,我把石头揣兜里,摸着它还带着点河水的凉,忽然就笑了:“你说咱这哪是捡石头啊,明明是捡了段时光磨出来的故事。”你想啊,这石头要是会说话,肯定能絮叨好多事儿——比如哪年夏天的雨特别大,把它从山顶冲下来的时候,它还撞过一块特别大的岩石;比如哪年冬天特别冷,它身上冻出裂纹的时候,旁边还有几只小虾米躲在石缝里。
现在这石头就搁在我书桌的窗台上,有时候写东西累了,我就拿起来摸一摸。阳光照在它那道白纹上,我总觉得能看见好几年前的溪水——正带着它,慢慢往下漂,一路撞着沙子,磨着棱角,把那些日子里的事儿,都刻进了纹路里。
你看,咱们捡石头的时候,哪是在挑一块好看的石头啊?其实是在跟一段沉默的时光对话——它把自己见过的风、遇过的水、经过的年月,都藏在纹路里,等着某个人蹲下来,把它捡起来,读懂那些没说出口的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