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2025面向东盟人工智能合作会议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广西科学技术厅、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吸引中国与东盟国家政产学研界超千名代表参会,聚焦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与产业赋能核心议题,共商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深化路径,推动中国—东盟AI领域合作向“务实化、全链条、高质量”方向迈进。
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孙键,东盟秘书处领域发展局助理局长祖丽娜·莫克塔,老挝技术与通信部技术促进与转移中心主任凯索内·苏利翁,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广西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孙睿君分别在会上发表致辞,从政策协同、技术共享、产业联动等维度,分享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创新实践,凝聚共识,明确目标。
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孙键致辞
东盟秘书处领域发展局助理局长祖丽娜·莫克塔致辞
老挝技术与通信部技术促进与转移中心主任凯索内·苏利翁致辞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广西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孙睿君致辞
创新主持模式虚实协同,彰显技术硬实力。本次会议首创“虚拟数字人+实体机器人+行业专家”三方协同主持方式,成为技术展示的核心亮点。
数字人“智妍博士”、机器人“天工”与杨涛共同主持会议
数字人“智妍博士”由广西产研院人工智能所自主研发,深度集成大模型生成、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具备高仿真语音交互与场景化响应能力;机器人“天工”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经广西产研院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所训练调试,现场演示高精度运动控制、多模态环境感知(视觉、听觉、触觉融合)、复杂语义理解与实时动态决策能力。
二者与Insight Edge Ventures首席执行官、广西产研院特聘专家杨涛共同主持,跨越虚拟与物理边界的交互形式,直观呈现“虚实融合、人机共生”的未来技术图景,彰显中国在AI交互领域的核心研发能力。
嘉宾围绕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突破、核心技术(大模型、具身智能)创新、重点行业(医疗、制造)应用落地、跨境人才联合培养、AI伦理规范与向善发展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展开跨学科、跨领域的前沿思想碰撞,形成多项区域合作共识。
现场发布并展示涵盖底层硬件(机器人多维力传感器、DexHand021量产版)、基础平台(“曲尺”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人工智能数据沙盒合规服务机制)、行业应用(2025年第一批揭榜制项目行业大模型、法律大模型、教育领域大模型、智慧医疗诊断系统)及产业研究报告(《2025中国—东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在内的系列成果,全面呈现人工智能“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生态布局。
会上,广西产研院与东盟国家合作伙伴签署多项高质量合作协议,聚焦具身智能、场景创新研究、AI医疗合作等重点领域,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资源跨区域整合,为技术共研、成果共享提供机制保障。
本次会议由马来西亚科技创新部、东盟秘书处共同担任支持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广西(上海)产业合作中心、广西(深圳)产业合作中心、广西北部湾银行、广西计算机学会协办。
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内各省(区、市)科技管理部门、高校院所、企业的广泛支持和关注,参会踊跃,超过1500人参加会议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