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之后,有事没事就出来讲几句,动不动就说美国有大事情发生!
9月15号,他又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帖。大概意思是:如果有必要的话,自己将会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首都华盛顿会被全面管制。
除了在自己国家吆喝,他还威胁日本不能承认“巴勒斯坦国”。这种“表演型人格”背后,特朗普到底有什么目的?
“紧急状态”,特朗普的好武器
第一次听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你可能还会因其严重性被吓到。但是久而久之,慢慢也就免疫了。
毕竟,特朗普讲出这个口号,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进入“紧急状态”,相比起是一种真实情况的展现,更像是一种政治手段和目的。
进入“紧急状态”之后,特朗普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达到个人目的。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特朗普就宣布过一次“紧急状态”。
那时候,关税大战正是紧张的时候,“内政外交”带给特朗普不小考验。这关键节点,“紧急状态”这个武器就很好用了。
用大白话讲,美国的“国家紧急状态”,其实是总统拥有的一项特别权利。如果总统认为国家正面临巨大的危机,需要越过常规的法律程序去处理事件时,就可以宣布。
紧接着,总统就能有更多地权利。比如说冻结其他国家在美国的资产、限制国际贸易等等。因为当时应对“关税危机”,特朗普需要助力。
但才隔了不到5个月,特朗普怎么又重操旧业了?盟友柯克的去世,估计成为了直接“导火索”,让他重新思考如今的局势。
本来特朗普能够击败对手,在大选中胜出,说明背后少不了他的支持者。右翼党派联盟,都在为他摇旗呐喊,出钱又出力。
其中就有一名大将柯克,他是保守派的一名坚定拥护者,自己创立了非营利组织,专门支持特朗普。不断利用电视、网络平台等机会对外发声,声援特朗普的主张。
特朗普也将他视作盟友,还曾跟他一起参加活动。并致以亲切的问候,双方握手的照片看上去亲热万分。
可不想,这次常规的巡回演讲,竟成了他的“丧命日”。
在全场观众的注视下,一位年轻人直接将他枪击,柯克当场去世。
对此,特朗普痛心万分,还下令降半旗缅怀。对于杀手,他的评价则是:这位年轻人也是一个好学生,就是被左翼言论和网络改变了,才让他变得如此具有攻击性。
不要小看这次评价,政治人物讲出的每一句话,都富有深意。估计,特朗普宣布“紧急状态”的底层逻辑,也在里面。
政治作秀?特朗普意在左翼?
特朗普评价到位,他的副手万斯也借着悼念逝者的名义,参加的柯克生前的直播节目。并在直播中不断高呼声援右翼的主张,攻击左翼团体。
尽管他口才非常具有感染力,可很多美国普通群众并不买账。他们认为这种政治狂热,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暴力行为”的滋长。
望着美国居高不下的犯罪率,显然,大家的担忧不无道理。可作为一名政客,特朗普的想法还是着眼于政局上,特别在意反对他的左翼团体。
“排除异己”、“维持组织的统一和团结”,可能才是特朗普第一要务。毕竟自己的位置都坐不稳,治理美国更是没影儿的事儿。
而对他来说,白宫所在的华盛顿竟然是左翼阵营,显然让他很不满意。现任华盛顿市长鲍泽,在特朗普眼中就是一个激进的左翼民主党人。
特朗普首先对他发难,认为华盛顿这个地方,流浪汉到处都是。罪犯四处泛滥,一点都不安全。
尽管华盛顿市长,一直反对特朗普的说辞,强调犯罪率已经显著下降了,没有特朗普说的这些现象。
但是,面对对方的不合作,特朗普还是选择了向华盛顿派兵。并在社交媒体上大肆宣传:自己派兵有多好,这才不过几周时间,犯罪率“立竿见影”的少了。
同时收到攻击的,还有很多民主党主政的城市。比如纽约,都被打上了“问题城市”的标签。
特朗普本人都当上了总统了,为什么要在上任之后,还要如此打击左翼党派,巩固保守派阵营呢?
估计是他也感觉到了“内政外交”的紧迫感,已经超过了他的控制。
特朗普自从上台之后就一直独断专行,首先是举起关税大棒,平等的挥向了每一个人。
表面上来看,美国是捡了大便宜,关税激增后,直接从其他国家拿钱支援美国建设。但事实上,作为普通民众,最强烈的感受,是大家买东西的成本反倒贵了起来。
不少国内人士,抨击特朗普关税政策就是“一摊烂泥”,甚至想要付诸法律手段,让特朗普下台。
而对外,特朗普似乎也感觉到了无力感。在“俄乌冲突”上,他一再调停,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于俄罗斯,他无法左右普京的想法,这也就算了。但泽连斯基竟然也不接招,只是一味强调美国和欧盟要保护自己。
更让人绝望的,连以色列这种“铁杆儿盟友”,都给他难堪,直接轰炸了美国盟友卡塔尔。
特朗普也是“见风使舵”,说自己不知情。但是又警告日本,不准承认“巴勒斯坦国”,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向日本施压,特朗普打得什么主意?
根据最近消息,美国给日本施压,让日本不要承认“巴勒斯坦国”。如果日本不听话,估计会得罪美国。
而日本竟然也答应了美国的提议,推迟计划。说是为了防止加剧地区紧张局势。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担心会对日美的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本来全球已经有140多个国家,承认了“巴勒斯坦国”,多一个少一个又有什么关系?
就算日本参与,也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可他们的站队,很可能会影响美国对日本的看法,这才是做出决定的关键因素。
但特朗普背后的逻辑,就耐人寻味了。明面上他调停“巴以冲突”,哈马斯还专门讨论“停火协议”,结果反手以色列就轰炸了会议现场。
结果,美国摇头不认,宣称根本不知道以色列计划。
特朗普在国内、国外搅动风云,看似糊涂,却处处维持自身利益。归根结底,政治人物,不要看他说什么,还要看他做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