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在多日震荡整理后,昨日终于收出小阳线。深市、创业板指、科创50纷纷刷新近期高点,沪市则因金融板块持续压盘略显滞后,但整体向新高迈进的趋势已十分明确。最让投资者纠结的是“结构性分化”愈演愈烈:大盘看着平稳,可每天能持续上涨的个股就那么几十只,超80%的股票要么横盘磨底,要么跟跌不跟涨。哪怕在同一板块里,表现也天差地别——有的一路绝尘创新高,有的却阴跌不止没生气。这种“买对是牛市,买错是熊市”的行情,让不少人吐槽:“说好的共同富裕,在股市里咋这么难?”
一、美联储降息:符合预期却藏“矛盾信号”
昨晚全球关注的美联储降息“靴子”终于落地,25个基点的降幅基本符合市场预判,真正影响情绪的是后续点阵图和鲍威尔的表态,这几点值得重点关注:
1. 点阵图透露出的长期节奏:美联储决策者预测,2025年将再降50个基点,2026年、2027年各降25个基点。这意味着今年还剩两次降息,比此前多数机构“仅一次”的预期更积极;但长期来看,每年25-50个基点的降幅,说明美联储不会开启“大放水”,政策仍偏谨慎,对全球流动性的提振有限。
2. 鲍威尔的“鸽鹰切换”:一方面他提到“政策重点从通胀转向就业”,这是明显的鸽派信号——过去降息与否几乎只看通胀数据,现在纳入就业考量,意味着后续政策可能更灵活;但另一方面又强调“此次降息是风险管理,没必要快速调整利率”,又带了鹰派色彩,暗示短期不会进入连续降息周期。不少人调侃,鲍威尔这是“两边不得罪”,或许和他明年即将退休的处境有关。
最终美股走出“先跌后拉”的震荡,唯独中概股一路走高,成为这场“降息大戏”里最明确的赢家。
二、宁德时代创新高:龙头行情还能延续吗?
昨天A股最亮眼的“明星”非宁德时代莫属,单日大涨近7%且刷新历史股价新高,目前A+H股总市值已冲到1.72万亿,与茅台的市值差距不断缩小,“宁王赶超茅王”的讨论再次升温。
不过要注意,本轮行情的上涨主线始终集中在“少数行业龙头”——创业板靠宁德时代撑场,科创板靠寒武纪带动,而本该扛指数的银行、券商,以及茅台这类传统蓝筹,却一直不温不火。昨天尾盘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甚至有超38亿资金压盘,显然指数层面仍有调控痕迹。
但不用急着否定蓝筹股,它们大概率是“轮动上涨”而非“一起冲锋”:现在是科技龙头唱主角,等这波热度消化后,说不定就轮到券商、大消费接棒,到时候科技龙头暂时歇脚,各个领域轮流发力,才能撑起健康的慢牛行情。
三、成交额翻倍:券商的“利好”为何难兑现?
一个关键数据藏着市场密码:截至昨天,今年A股累计成交额已达280万亿,对比去年同期的134万亿,增幅足足109%,几乎翻倍。
成交额放大,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券商——佣金收入、两融业务都会跟着增长,按理说该是券商的“高光时刻”。但问题在于,现在券商的“人气太高”,一旦真的拉涨,很容易把市场情绪带得太急,慢牛可能直接变成快牛,这显然不符合监管预期。所以哪怕券商身上堆了不少利好,短期也难有大动作,大概率要等到关键点位冲关、或市场人气不足时,才会出来“扛大旗”。
四、拓普集团减持闹剧:A股“提款机”何时休?
最后聊聊拓普集团的“迷惑操作”:公司公告称,实控人父子原本计划减持不超过299.92万股和49.56万股,结果实际只减持了299.83万股和49.53万股,就剩1266股没卖,却宣布“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理由是“自身资金需求已基本满足”。
这操作实在让人哭笑不得——前有某公司以“让投资者有参与机会”为由减持,现在又有“差1266股完成计划,却因钱够花终止”的情况。有些股东把A股当成“提款机”的吃相,实在太难看。虽然“终止减持”名义上是利好,但就剩这么点股没卖,更像是把投资者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最终市场买不买账,还得看后续股价反应。
整体来看,美联储降息的“靴子”落地后,昨晚中概股的大涨给A股带了暖意,今天大概率会有一波冲高动作。但要清醒,4000点附近的压力不小,想“一跃而过”并不现实,大家还是得系好“安全带”,避免追高站岗。后续行情的核心,依然是抓准板块轮动节奏,选对个股才是关键。
我不是股神巴菲特,也不是资本家,不能控制股价,今天涨不代表明天涨,不要跟票,成年人要为自己负责,要独立思考,以上内容仅个人操作个人观点,不作任何投资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