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参加八十年代老山轮战的解放军部队在诸多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和提高,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军事建设水平。
如在武器装备方面,相对于1979年的战争中还大量使用了半自动武器,老山轮战时的解放军已全部换用了自动武器。除了原有的56式、56-1式冲锋枪外,还使用了少量的56-2式冲锋枪,并逐步换装了81式枪族。由此,消除了1979之战时班组自动火力不足的明显短板,单兵和班组火力已与越军旗鼓相当。在进行阵地防御时,步兵连还配备了12.7毫米高射机枪,步兵排配备了7.62毫米重机枪,连排的火力也得到了较大加强。
1979之战时解放军侦察兵主要使用的是64式微声冲锋枪,缺点是结构复杂,故障较多。到老山轮战时则已大量试用了可靠性更高的85式微声冲锋枪,以及适合于丛林作战的79式、85式轻型冲锋枪,丰富了侦察用武器体系,加强了自动火力。
在装备了85式微声冲锋枪后,为了作战时方便,有些侦察兵就把64式微声冲锋枪前端的消声碗去掉,换用51式7.62毫米手枪弹,作为普通自动武器在搜索打洞时与微声冲锋枪搭配使用。79式轻型冲锋枪是我国研制的第一代多用途轻型冲锋枪,携带方便,出枪快、精度好、射速高,在近距离交战时威力很大,于实战中也有过较好表现。
1979之战时越军使用了苏制SVD7.62毫米半自动狙击步枪,精度高,威力大,对我造成了一定威胁。而当时我军却没有同类型武器与之对抗,在作战中吃亏不小。老山轮战时我军已装备了根据缴获的苏制SVD狙击步枪仿制而成的79式狙击步枪,在实战中狙杀效果良好,有力压制了越军的狙击作战。后来又研制出了85式狙击步枪,至今部队还在使用。
1979之战时我步兵大量使用了67式木柄手榴弹攻坚阻敌,这种手榴弹全弹较重,体积较大,产生的破片数量较少,破片一致性也较差,杀伤威力不足。老山轮战时步兵则大量换用了82式手榴弹,重量和体积较67式手榴弹大为减小,而装药量和破片数则成倍增加,杀伤威力增强了很多。同时,部分使用了77-1式木柄手榴弹,以增强在山地作战的适应性。
1979之战时我步兵使用的随伴火炮主要是65式82无坐力炮,老山轮战时又加入了78式82无坐力炮,其破甲弹和榴弹的杀伤威力都有所增强。两种无坐力炮配合使用(有回忆说老式75无坐力炮也重上战场),在实战中打敌火力点和掩蔽部的效果良好。因而战士中流传了一种说法:“200米以内用82无是指哪打哪,没跑!”
另外还有威力较大的75式105毫米无坐力炮参战,通常编入小炮群和直射火力队担负支援步兵压制越军火力的任务,实战表现也不错。
正是有了上述改变,有效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因此在老山轮战中扭转了单兵武器吃亏的局面,打了翻身仗,痛击越军,打出了我军军威。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