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香港拍卖2025秋季拍卖将于10月3日至9日在香港信德中心举行。本季,中国古董珍玩部将荣幸呈献三个专场拍卖,《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颐华:重要宫廷艺术珍品选粹》以及《中国古董珍玩》,汇集近四百件品类丰富、品质上乘的珍品佳器,契合不同藏家的需求。
9月24日至9月29日,中国古董珍玩部将于保利香港艺术空间提前展出一部分精彩拍品,欢迎广大藏家前来观展,先睹为快。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专场,部门精诚甄选三代吉金珍品、高古陶瓷、玉器、金属器、佛造像等,以飨藏家。此组器物流传有绪,品质上佳,值得期待。
《颐华:重要宫廷艺术珍品选粹》集合历代宫廷珍品,从宫廷陈设到文房珍宝,器物来源、出版及展览记录丰富,部分拍品殊为难得,鲜见于市场。
《中国古董珍玩》专场汇集了高古及明清瓷器、玉器、竹木雕、青铜器、明清家具,类型丰富,逸趣横生。
中国古董珍玩三大专场已同步在雅昌艺术网和保利香港拍卖官网上线!以下为本季秋拍的部分精彩拍品。
有藏品计划出入手可留言或者私信,单纯资讯解答市场疑惑也可以,问问不花钱哈
卫星:s第一个字母c第二个字母p第三个字母m第四个字母,还有87两个数字,找到我们
▼颐华:重要宫廷艺术珍品选粹▼
颐华:重要宫廷艺术珍品选粹
LOT 5211
清雍正 炉钧釉弦纹尊
「雍正年製」
H 19.2cm
估价:HKD 6,500,000 - 7,500,000
美国私人收藏,约1970年代购于纽约,后经家族传承
此件清雍正炉钧釉弦纹尊,通体施炉钧釉,釉面结晶极佳,红、蓝、紫色垂纹与斑点交织,仿佛山峦云气、又似孔雀开屏,色彩瑰丽之极,为炉钧釉中罕见之极美品。此尊造型亦仅见于雍正一朝,存世本罕,根据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旧存,可知尚有仿钧釉、窑变釉、蟹甲青釉等品种。目前虽未发现乾隆朝的类似作品,但在一件唐英烧造于乾隆八年(1743年)的交泰转心瓶上,我们却发现了它的影子。乾隆皇帝与其父的审美取向不同,更加偏爱繁缛的作品,故雍正朝许多隽雅的单色釉品种在乾隆朝均未再烧造。但我们相信,这种弦纹尊的造型十几年来一直深藏在督陶官唐英的记忆里,从而成为了那件著名的交泰转心瓶的造型来源。
藏家家中陈设
清雍正 炉钧釉弦纹瓶
上海博物馆退赔(编号52001)
民国时期上海潘仲麟先生旧藏
上海工美20周年庆典拍卖会,2015年6月28日,编号817
清雍正 仿钧釉弦纹瓶
© 故宫博物院 清宫旧藏
清雍正 炉钧釉弦纹瓶
香港佳士得,2019年5月29日,
编号2807
拍品视频
颐华:重要宫廷艺术珍品选粹
LOT 5230
明正德 青花穿花龙纹渣斗
「正德年製」
H 12.5cm D 15.5cm
估价:HKD 5,000,000 - 7,000,000
1. 台湾重要私人收藏
2. 保利香港拍卖,2015年4月6日,编号3367
3.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渣斗喇叭形口,腹部圆鼓,圈足外撇。造型端庄,形如尊,线条饱满。通体施白釉,微微泛淡青色,釉层较厚,釉面光洁莹润。渣斗外壁及内壁上部均绘青花穿花龙纹饰,龙卷曲盘旋在花丛中,张牙舞爪,龙首昂起,嘴、眼、角雕刻得逼真生动,花为缠枝莲纹,随舞龙弯转起伏,恰到好处。此穿莲龙纹乃正德官瓷中最具特色之图纹,饰于盘、碗、高足碗、瓶等器。应用之广, 甚或可称为正德窑之官样典范。外底有“正德年制”四字楷书款,著笔苍劲,字体书写端庄工整,是正德款的典型特征。
明正德 青花缠枝莲龙纹渣斗
© 故宫博物院
明正德 青花穿莲龙纹渣斗
香港苏富比,2011年4月7日,
《玫茵堂藏珍─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专场,编号60
颐华:重要宫廷艺术珍品选粹
LOT 5214
清雍正 仿哥窑弦纹盘口长颈瓶
「大清雍正年製」
H 47cm
估价:HKD 5,000,000 - 7,000,000
2012年购自英国Hartleys拍卖行
此拍品造型规矩,盘口高束颈,丰肩折沿,肩饰五道弦纹,直腹下收,高圈足外撇,足墙仿铁锈色,通体施青灰色仿哥釉,釉色沈稳匀净,釉质莹润凝厚,开“金丝铁线”纹片,疏密有致。底足露胎处呈黑褐色铁足。圈足内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瓶器型清逸秀美,釉色古朴典雅,富于文人趣味,正是雍正皇帝自身以宋人精雅的审美为自身品味追求之典范。
清雍正 仿哥窑弦纹盘口长颈瓶
高28公分
纽约佳士得,2005年9月20日,
编号284
清雍正 仿哥釉青瓷长颈瓶
高43.8公分
© 台北故宫
颐华:重要宫廷艺术珍品选粹
LOT 5243
清乾隆 掐丝珐琅福寿双全桃式三足大盘
W 56.6cm
估价:HKD 800,000 - 1,200,000
1. 乾坤堂,香港
2. 香港佳士得,2010年5月31日,编号1919
3. 香港佳士得,2014年5月28日,编号3022
此盘取蟠桃之形,并“盘”、“蟠”二字同音,为清代乾隆时期为万寿节所做寿意用器。造形硕大饱满,外形线条活泼,与自然蟠桃相比,维肖维妙,诚为珍罕。纹饰具多重祥瑞寓意:蝠谐音“福”,并以红色作为主色,以“红”、“洪”同音,寓意洪福齐天;蟠桃象征长寿,因此与洪福相配,而有“福寿双全”之美好祝福。云谐音“运”,蝙蝠穿梭于祥云有“福运齐来”之意。万字纹及蝙蝠则寓意“万福攸同”,同时与蟠桃器形相配,更是点明“万寿”制器主题。硕大如此器的掐丝珐琅桃式盘极为少见。
编钟内部黄签文字「十二個內,蕤賔,五月,異谷古」
颐华:重要宫廷艺术珍品选粹
LOT 5255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铜鎏金「蕤賔」交龙钮编钟
「康熙五十四年製」「蕤賔」
H 30.8cm
估价:HKD 3,000,000 - 4,000,000
香港重要藏家收藏
出版:
乾坤堂,《猎古研珍》·贰,2009年,香港,页8-15
参阅:
1. 故宫博物院编,《宫廷珍宝——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香港,2004年,页6
2.《大清盛世·沈阳故宫文物展》,台北历史博物馆,台北,2011年1月29日至5月1日,页1583
3. 万依,王树卿,陆燕贞主编,《故宫经典清宫生活图典》,北京,2007年,页29,皇朝礼器图册之“朝会中和韶乐编钟”,故宫博物院藏图,清冷鉴、黄门等合绘
此钟铸于康熙五十四年,即1715(乙未)年。铸造精细、严谨,尽显皇家气派。此钟为一套十六枚编钟之一,铸铜鎏金,以失蜡法铸就,钟钮为五爪双龙交泰。此钟口部平齐,又称“镈钟”。钟体呈鼓形,浑圆、饱满,庄重威严。钟腹有六道弦纹,将鼓部分割成五个平行框带,四个区,从上至下。此件编钟品相极佳,鎏金整体金光辉映,令人想像到康熙时祭祀典礼全套齐悬在金漆雕木编钟架上时所展现的华贵及庄重。
康熙五十四年铸造的编钟时常见于拍卖会。香港佳士得2009年12月1日编号1942的“应钟”“蕤宾”,后售于北京保利2020年10月19日,编号5022,此组编钟中的“蕤宾”编钟与本品为同一号,可作比较;纽约佳士得2004年10月20日Andrey B. Love收藏内两组各五枚(编号455及456),这一套之后分散出现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和北京保利拍卖; 纽约苏富比1997年3月19日编号25的“太簇”;及香港佳士得1999年4月26日编号520之“无射”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一件与本件作品同为“夹钟”的康熙五十四年编钟,应当为另外一套。可以看出,自北京先农坛流出的康熙五十四年编钟应当在两套或两套以上。
出版于乾坤堂,《猎古研珍》·贰,2009年,香港,页8-15
清冷鉴、黄门等合绘
皇朝礼器图册“朝会中和韶乐编钟”© 故宫博物院
清康熙 五十二年编钟一套
© 故宫博物院
清康熙54年(1715) 御制铜鎏金蒲牢钮八卦纹“应钟”、“蕤宾”编钟
北京保利,2020年10月19日,编号5022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LOT 5025
元至明早期 官钧天青玫瑰紫釉「六」字鼓钉洗
款识:「六」
D 20.5cm
估价待询
1. 私人收藏,购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此后家族传承
2. 伦敦苏富比,2003年6月12日,编号108
3. J.J. Lally & Co.,纽约
4. 香港苏富比,2017年4月5日,编号1107(封面)
钧瓷之美胜于釉色,三分人力,七分天成,其间色彩的流淌与幻化,非巧思可以成就,尤以紫钧最为典雅。本品原为钧窑宫廷陈设花器,因其形制古雅精致,置于案头亦赏心悦目,后世文人遂以之为笔洗。其形制为圆形,侈口出沿,外口沿棱纹两道,其间环列鼓钉纹一周,周缘存支烧痕十九枚,古朴豪迈,一侧清晰可见刻出“六”字款,笔道遒劲,荡漾出独特的时代气息。
遍查资料,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此类鼓钉洗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两宋瓷器(上)中共有5例,其中四例均为“一”字刻款,一例为“二”字刻款,近年拍卖市场同类钧窑数例中除“一”,“二”字刻款,也见有张宗宪先生旧藏“四”字刻款,徐展堂先生旧藏“七”字刻款,葛沃得旧藏“八”字刻款,临宇山人旧藏“五”字刻款,何鸿卿爵士旧藏“五”字刻款,香港苏富比,2022年10月8日,编号12,以高价港币1489万成交。而如本品落“六”字刻款的鼓钉洗,仅此一只,其珍罕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来源于香港苏富比,2017年
4月5日,编号1107(封面)
本品包裝標籤
“五”字款 20.7公分
何鸿卿爵士旧藏,售于香港苏富比,
2022年10月8日,编号12
成交价港币1489万
“一”字款 24.3公分
“一”字款 23.5公分
“瀛台”、“静憩轩用”款识
故宫博物院藏紫釉鼓钉三足水仙盆
“一”字款 27公分
“二”字款 22.2公分
台北故宫藏紫釉鼓钉三足水仙盆
拍品视频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LOT 5071
西周 青铜凤鸟纹侁簋
銘文:「作父乙寶簋侁」
W 29.3cm H 15.5cm
估价:HKD 2,500,000 - 4,000,000
1. A. F. Glathe 收藏
2. 威廉姆.克林克 (1923-2019) 收藏,得于1947年之前,此后家族传承
3. 纽约苏富比,2020年9月24日,编号570
出版:
1. 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本》,卷7,1935年,页28
2.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卷6,1937年,页33
3. 陈梦家,《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北京,1962年,页38,编号A189
4. 周法高,《三代吉金文存补》,台北,1980年,编号297
5. 严一萍,《金文总集》,台北,1983年,编号2158
6. 王献唐,《国史金石志稿》,青岛,2004年 ,第九卷,页1523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北京,2007年,页1870,编号03510
8.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卷9,上海,2012年,页57,编号04287
此簋精工细作,器型规整周正,铸造后整体打磨精细光滑。最为难得和特别的是,纹饰带中的主纹饰皆高浮雕突出,兽面极为立体,如跃出器面,凤纹亦高突出,表面平整,边沿下折处方锐。纹饰带边沿线及弦纹亦立体高突,极为传神。同类器可参见台北故宫之“□□作父己簋”,编号中铜000817N000000000,惟该簋老熟不见棱角,且纹饰带为简单兽面纹,二者相较,尽见此簋风采精神。
此簋铭文“作父乙宝簋侁”,即此宝簋为祭祀祖先父乙而作,最后一字为作器者名字,从屮从◯从人,旧释作“先”或“侁”,此字为“敖”字之初文,西周早期“敖壶”之敖字即同形、西周晚期“羌白簋”之敖字,则加攴部,已与今字同构,后“屮”部繁化成两三重,◯形讹为饰点后省之。故细考之,虽此簋品名约定俗成,从旧释而称“侁簋”,然今人论之,正确名称应为“敖簋”。敖字于金文用作人名,构形初义未知,典籍中表示出游之意。而敖与嚣同音通假,后世楚国有莫嚣一职,众官之首,典籍即记作莫敖,或与此铭之“敖”字有关,可备一说。
来源于纽约苏富比,2020年9月24日,编号570
出版于刘体智,
《小校经阁金文拓本》,
卷7,1935年,页28
出版于罗振玉,
《三代吉金文存》,
卷6,1937年,页33
出版于陈梦家,《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北京,1962年,页38,编号A189
出版于严一萍,《金文总集》,
台北,1983年,编号2158
出版于王献唐,
《国史金石志稿》,青岛,
2004年 ,第九卷,页1523
出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北京,2007年,页1870,编号03510
出版于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卷9,
上海,2012年,页57,编号04287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LOT 5076
西周早期 青铜凤鸟兽面纹出戟方鼎
銘文:「亞牧魚」
H 25.8cm
估价:HKD 4,000,000 - 6,000,000
香港重要藏家收藏
此鼎呈长方状,折沿平口方唇,窄边上设有一对立耳,微外翘,直壁,底略微圆鼓,下承四圆柱直足。立耳外侧阴刻云雷纹,器腹四面构图类近,各面中轴及四角,共八处扉棱,两侧面有阴刻线纹。折沿下方为一圈纹饰带,宽面为四凤纹,窄面为二凤纹,凤朝向画面中轴,凤纹简练抽象,下勾喙,圆鼓目,羽冠下卷,足前伸,身形简化,尾羽上卷,为典形西周凤纹,亦常见于西周玉作。
腹部主纹为兽面纹,耳形角离散,扉棱下方可见鼻梁,而独特之处为此兽面左右两半,各由凤纹构成,单独看半面,由日字形鼓突眼开始,凤身往外延伸,长尾上折末端下卷,有勾形出羽,尾上折处下方,明显可见凤之三爪,以及饰羽。足有阴刻之云雷纹及三角纹。此鼎整体强调规矩对称的美感,纹饰成对出现,呈现出典雅庄重之感,为西周典型风格。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LOT 5091
宋 剔彩牡丹纹盘
款识:后刻「大明萬曆年製」款
D 20.3cm
估价:HKD 1,500,000 - 2,500,000
日本私人收藏
盘圆形,慢浅式,圈足,通体髹漆,盘面髹朱,剔刻龟背锦地,其上厚髹黑漆,正中剔刻一朵盛放的牡丹,重瓣层叠,饱满柔美,四旁枝叶翻转,仿佛于风中摇曳一般,娇艳欲滴,顾盼生姿,富丽华美。花枝延伸至盘外壁,更添动感和立体感。
本品用漆精良,堆漆肥厚,形制规整,构图饱满,剔刻细腻流畅,以黑漆表达花叶绽放的繁盛图案,底层朱漆相衬,红地黑花,优雅庄重。雕刻精细工整,雅致匀称,纹饰造型婉转生动,剔刻线条流转自然,尤其是花瓣的纹理线条极为细腻,可见雕工之精湛。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LOT 5096
良渚文化/商 黄玉雕兽面纹璜
L 19.6cm
估价:HKD 600,000 - 1,000,000
香港苏富比,2013年4月8日,编号3014
闪石玉质,通身散布黄褐沁,熟润古朴。玉璜片状,长弧形,内缘打磨圆融,光素无纹饰,外缘等距浮雕六组兽面纹,重圈圆眼,阔口,侧视亦似蚕纹,可能兼具“神祖”与“灵虫”的双重象征意义。璜两端各有一穿,可系佩。在已经考古发现的良渚玉璜里,以半璧形璜数量居多,是良渚文化玉璜的主要形态,而弧形璜较少,此类琢饰多组兽面纹者更为罕见。
良渚兽面纹是其巫神信仰的核心图像,常见于玉琮等礼仪法器上,多为巨目兽面,但在玉璜之上双眼一般呈长直椭圆状,有别于一般之斜椭圆形。此类玉器纹饰并非纯装饰,而是象征佩带者与神祖交通的身份与能力,具有宗教礼仪功能,亦是阶级地位的象征。
良渚文化 雕纹玉璜(局部纹饰后代加琢)
© 台北故宫
▼中国古董珍玩▼
中国古董珍玩
LOT 3147
明早期 铜鎏金喜金刚立像
H 40.6cm
估价:HKD 1,500,000 - 1,800,000
香港私人收藏,约2000年代入藏
此尊喜金刚造像法器俱全,保存完整,鎏金厚重华美,璎珞、莲瓣具有典型的明早期内地宫廷风格,品相完整,金水厚重,十分稀少,为难得的收藏上品。喜金刚是密宗无上瑜伽部母续尊奉的重要本尊,也是萨迦派道果修法尊奉的主要本尊。主尊四面十六臂,每面三目,獠牙交错,头戴人骷髅冠,黄发束髻,项戴五十人头项链。每只手都托著一只骷髅碗,碗中分别站立不同的神兽,每种人物和动物在此都有一定的象征含义。本尊左腿屈,右腿伸,抱著黄发三目、头骨为珞、右手持月刀、左手持颅碗的明妃(金刚无我佛母),威立于莲花宝座上,脚下踩二仰卧外道神,表示降服邪恶和无明。
造像明显带明初永乐、宣德时期宫廷御用监的造像风格,铸造年代应该在明初到正统之间。鎏金厚重鲜亮,神态生动写实,装饰繁缛华丽,工艺精细入微,然比常规的永宣造像体格更大,虽不具款,依然可以看出是宫廷铸造,应当供奉是北京地区的皇家寺庙。
明永乐 铜鎏金吉祥喜金刚
保利香港拍卖,
2017年10月2日,编号3208
成交价:5546万港元
明初 鎏金铜喜金刚立像
香港苏富比2024年11月26日,
编号3816
成交价:2640万港元
中国古董珍玩
LOT 3055
清康熙 五彩龙凤呈祥纹盘
款识:「大清康熙年製」
D 32.1cm
估价:HKD 700,000 - 900,000
1. 法国蒙莫朗西私人收藏
2. 马钱特,伦敦
3. 香港苏富比,2020年7月10日,编号3135
4. 香港苏富比,2022年10月9日,编号3655
展览:
《Qing Porcelain from Private Collections》,马钱特,伦敦,2015年,编号3
盘敞口,弧壁,圈足,器形周正端庄,胎釉细腻洁白。整件作品以青花五彩画龙凤纹饰,飞龙舞凤,构图繁密,画意精美,笔锋遒劲有力。盘心青花双圈内绘双龙双凤,四首相对,寓意“龙凤呈祥”,青花勾线精细,周围填牡丹花卉,雍容华贵,牡丹花为花中之魁,寓意富贵祥瑞,喜庆万年,底书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识,施彩浓艳华丽,五彩色泽明快,蓝色用釉下青花,相映成趣,是甚具康熙五彩特色的宫廷用瓷之上例,为康熙五彩中典型的御用重器。
此件作品制于康熙中叶,属康熙御窑制作的成熟期,龙凤呈祥与牡丹的春意盎然充分展现出大清帝国的盛世即将开始,为康熙五彩官窑典型器,在海内外重要公私收藏机构均有典藏不见于他朝官窑。
清康熙 五彩龙凤穿花纹盘
©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董珍玩
LOT 3054
清雍正 松石绿釉花口盘
款识:「大清雍正年製」
D 20.2cm
估价:HKD 550,000 - 800,000
1. Eva Kollsman收藏
2. 纽约苏富比,2006年3月30日,编号320
3.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编号SO415
展览:
《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8年
出版:
《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2018年,页212,编号79
浅弧腹,花口,宽圈足。本品经模印而成,花瓣平行仰立,相迭飘逸,犹如绽放之秋葵,外壁施松石绿釉为地,内整施白釉。使整器清雅明快,如一汪秋水,静谧怡人。底落“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双行六字楷书款。
雍正皇帝极为推崇宋瓷一色纯净的风尚,促使本朝御瓷之颜色釉烧造甚多,仿古与创新俱精,美若七彩霓虹,斑斓夺目,松石绿釉乃是雍窑之新出,其以氧化铜为呈色剂,经低温烧造而成,为内府尊贵之色釉。
来源于纽约苏富比,2006年3月30日,编号320
清雍正 松石绿釉盖盒
© 瑞士玫茵堂旧藏
中国古董珍玩
LOT 3137
明晚期 铜雪山大士立像
H 18.8cm
估价:HKD 350,000 - 550,000
购自德国纳高
雪山大士,其故事最早出现于佛教经典《大般涅盘经》中:相传释迦牟尼本为古印度伽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但因目睹众生疾苦,即抛弃权位入雪山苦行,“唯食诸果……绝形深涧,不涉人间,结草为庵,被鹿皮衣”,静坐思维,不避风雨,坚持不懈达六年之久,身体也变得极度消瘦,筋骨暴露,终于参透成佛。
以站立姿表现雪山大士,目前仅此一尊,多见的坐姿雪山大士尤以王世襄旧藏的一尊明铜鎏金雪山大士最为有名,后售于中国嘉德2003年11月26日,编号1184。常见的坐姿造像往往为了表现雪山大士的虚弱,会用极瘦弱的形体及颧骨凸起的面部来表现,但大多头与身体比例失调。而此尊造像的铸造者明显是一位写实高手,形体比例准确,人体骨骼及蕉叶极度写实,整尊造像透露出得道之后放松的大智慧,是一尊非常写实的艺术佳作。
中国古董珍玩
LOT 3032
十八世纪 黄花梨如意罗锅枨束腰方桌
L 96.5cm W 96.5cm H 85.3cm
估价:HKD 450,000 - 600,000
1. 1985年购于陈胜记,香港
2. 马来西亚私人收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