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大的灵活就业人员而言,社保缴纳是一项非常重要,同时也让他们非常头疼的事情。因为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而言,在社保缴纳上需要自己去缴纳个人部分和单位部分。所以如何选择档次对他们来说,是比较两难的抉择。
大家都知道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也都知道缴纳更高的档次,积累的养老金会更高。但大多数的灵活就业人员他们面临着经济上的压力,毕竟缴纳最低档次可缴纳更高档次差的金额比较大。那么不同的缴费档次,到手的金额能够差多少呢?这个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是最直观的对比了,也是更能够让灵活就业人员考虑是否缴纳更高档次的因素之一。
那么今天咱们就来对比一下,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缴纳60%和100%的档次,退休后到手能够差多少钱?
首先咱们需要明确的是不同的地区缴纳60%的档次。需要缴纳的金额是不一样的,所以累计到个人账户当中的钱也是不一样的。但平均来看,如果我们选择最低的档次也就是60%,那么一年的缴费大概都在1万块钱左右。我国的灵活就业活就业缴费是由40%计入到个人账户当中的,60%计入到统筹账户。也就是每年缴纳这1万块钱当中有6000块钱都计入到了统筹账户,4000块钱是计入到个人账户当中的。
如果是按照100%的档次来进行缴纳,那么平均下来一年的缴费金额可能会在1.8~2万元左右,为了计算方便,我们按照2万元来计算。同60%计入到统筹账户当中,有40%计入到个人账户。
我们还是按照如今的最低缴费标准,也就是15年进行计算。那么,如果按照60%也就是0.6的缴费指数进行缴费,15年下来进入到个人账户当中的钱就是4000×15=60000元。如果是按照100%的档次,也就是1%的基数进行缴费,那么计入个人账户当中的钱则是8000×15,也就是12万元。当然因为缴费水平不同这个金额可能会有上下的浮动,我们计算的也只是一个大概的区间大体的差异,并不完全准确。
而在知道了个人账户当中的金额之后,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每月发放的养老金了。如果你是60周岁退休,那么计发月数就是139个月,我们用个人账户当中的钱除以计发月数,就是每个月到手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60%的档次进行缴纳,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大概在430元左右,如果是按照1%的缴费基数进行缴纳则是860元左右。
而养老金的组成除了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外,还有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的金额高低就要看你所在地区的整体水平了,如果一个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较好,基础养老金也会相对来说比较高。而综合来看的话,如果缴纳最低档次,那么手的金额大概在1000元左右,当然如果是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可能会超过1500元。但是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来说较差,而且城市比较小的地方,那么很有可能就在1000元上下浮动。如果是缴费在1%左右,那么这个金额也会相对来说提高个1.8倍到2倍左右。不过你所在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来说还可以,那么基本上都能达到1800元左右。
由此可见,缴纳60%的档次和100%的档次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从收益率上来看,1%的缴费档次相对来说性价比也是比较高的。所以灵活就业人员如果想要在退休后缴拿到更高的养老金,缴费档次提高到100%还是有必要的。但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也面临着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毕竟经济方面是非常大的一个压力。
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有60%都计入到了统筹账户,这也是一直以来很多灵活就业人员不太满意的一个点。都希望进入到统筹账户当中的比例能够有所降低,降到50%或者40%,这样一来,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金额虽然没变,但是计入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钱就增多了,退休后到手的养老金就会更多。大家对于降低划入到统筹账户当中的比例这个提议有何想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