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这些年的文玩市场,那肯定是“乱”,原本欣欣向荣的大环境,却在各种乱象中走向崩溃,而和田玉这种高端玉石更是首当其冲。
一、透闪石玉大泛滥!
和田玉最早的标准,是透闪石含量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天然玉石。同时严格划分了新疆料为主的传统和田玉,以及其他国内外产地的广义和田玉。
但现在的新国标却把具体的百分比,改成了主要为透闪石玉,一下子就把很多完全不靠谱的边缘玉种囊括其中,和田玉也从此变成了烂大街的东西。
二、青海料、俄料成主流!
青海料以前也叫昆仑玉,是透闪石和方解石为主的天然玉石。俄料则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进口料,曾经也是中低端品质的广义和田玉之一。
可是伴随着新疆料的基本断矿,青海料和俄料反而成了大多数玩家的选择。总体来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至少比罗甸玉、韩料、广西墓碑料要好得多。
三、“有肉无皮”卖不过“有皮无肉”!
这也是现代和田玉市场的一大怪事,因为从我们历史的记载来看,皮色其实一直都属于籽料的基本瑕疵,是标准的减分项。
可能是上手把玩的需要,也可能是俏色巧雕的成全,总之和田玉里最火的就是皮色籽料。至于那些有肉无皮的光白籽,反而只能陪坐末席了。
四、成品不如原石,雕了不如不雕!
都说玉不琢不成器,但现在的和田玉市场就是面包卖不过面粉。原石不但比成品好卖,价格也明显要高得多。
这里面当然有炒作的成分存在,但主要还是市场偏好的改变,让更多玩家愿意选择那些具有收藏价值的精品玩料,至于其他垃圾料就别来凑热闹了。
五、证书没有不行,有了没用!
和田玉的证书主要分两种,第一种是国检、省检和地矿的材质证书,只对玉石材质进行判断,其他产地、产状、玉种,以及皮色天然性均不涉及。
另一种n1证书原本可以鉴定籽料和皮色,却因为缺乏权威性,经常闹出同物不同证的笑话。前者没有用,后者不敢用,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六、直播间里的“稀有玉种”!
和田玉里有些小众料,因为产量极其稀少,即使是资深玩家也难得一见。偏偏这些稀罕物,却成吨成吨的出现在各大玉石直播间里。
七号坑碧玉、95于田料、金山糖、米达料、塔县黑青,主播喊起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至于是不是巴碧、罗甸玉、广西黑,就只能谁卖谁知道了。
七、高货精品难觅踪迹!
经常逛市场的老玩家肯定觉得奇怪,以前经常能在商家那里看到一些好东西,现在却只剩下一些普货,好料子都不知道去哪里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高端藏品,已经基本被行家高手提前截胡。另一方面则是商家自己选择持货待涨,毕竟真正的好东西永远不怕放,需要贱卖的才是处理品。
八、价格不低,成交很少!
最后也是最奇怪的地方,真正能拿出手的和田玉,价格不但没有下跌,反而越涨越高越卖越贵。可从成交量来看,很多商家一年都卖不了几十万。
越贵越没人买,没人买也不降价,商家和玩家就像是在拔河,最后的结果就是市场大萧条,玩玉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