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宁区政脉与文脉交汇的标杆之作,中建·东山樾府自规划之初便备受瞩目。项目以“革新城市人居”为使命,依托江宁核心资源与第四代住宅理念,打造了一场关于居住体验的“价值革命”。本期,我们特邀项目营销总监,从多维视角解读这一现象级产品的诞生逻辑。
一、政脉芯核,重新定义江宁人居坐标
“选择中建·东山樾府,本质上是选择了一种与城市发展同频的生活方式。”营销总监开宗明义。作为江宁区政府资源高度集聚的“政脉中心”,项目北临文靖路城市主干道,与江宁区委、区政府、人民大会堂等政务核心仅咫尺之遥。这一区位不仅赋予项目得天独厚的资源虹吸力,更意味着未来区域规划红利的持续释放。
交通动脉,构建高效生活圈层
项目以“双轨交枢纽”为骨架,直线距离约200米即达地铁5号线文靖路站(在建),可无缝换乘1号线、3号线及S1号线,快速通达南京南站、新街口等城市核心。更值得一提的是,项目与江宁万达广场仅约500米步行距离,2站地铁直达龙湾天街,形成“双商圈环绕”的消费格局,满足从日常采买到高端休闲的全场景需求。
二、产品迭代:第四代住宅的实践样本
“容积率1.8、板块最低密度的标签背后,是中建对城市土地价值的敬畏。”营销总监强调。项目摒弃传统高密度开发模式,规划16-17层低密小高层,通过错落布局实现约40%的景观覆盖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空中庭院”设计,每户配置约6-15平方米的私属露台,将自然生态引入垂直空间,重新定义“空中院墅”的居住想象。
户型革新:以空间重构生活逻辑
项目主力户型涵盖120㎡、143㎡、172㎡三种面积段,均采用“高得房率近100%”的专利设计。以143㎡户型为例,通过LDKB一体化布局(客厅、餐厅、厨房、阳台联动),实现约7.2米南向面宽;172㎡产品则创新性植入“双套房+家庭厅”概念,满足三代同堂的私密性与互动性双重需求。这种“去公摊化”的空间设计,让购房者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得”的价值兑现。
三、全维配套:成熟生活场的终极提案
教育医疗:全龄段资源环伺
项目半径1公里内汇聚江宁实验小学、竹山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形成“15年一贯制教育链”。医疗配套方面,江宁医院(三甲)直线距离仅约800米,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德医院形成“双三甲医疗矩阵”,构建从日常健康管理到紧急救治的全周期保障。
生态人文: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哲学
东临东山公园,西眺秦淮河风光带,项目巧妙利用原生地貌打造约1.2公里滨水慢行系统。更规划建设约3000㎡社区文体中心,引入城市书房、瑜伽馆等设施,让业主在繁华中亦可寻觅诗意栖居。
四、价值锚点:用产品力说话的市场逻辑
当谈及市场定位时,营销总监展现出强烈自信:“我们不做价格的追随者,而是价值的定义者。”尽管项目周边竞品均价已突破3.5万元/㎡,但中建·东山樾府凭借央企精工体系与成本管控优势,以“板块价格优等生”的姿态入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项目采用“无溢价装修包”策略,全系标配智能家居系统、三玻两腔隔音窗等高端配置,真正实现“裸房即精装”的品质承诺。
资产安全边际:央企背书下的确定性
作为中建一局在南京的又一力作(项目总投资约10.38亿元),从施工标准到交付保障均严格执行“三重品控体系”。这种“所见即所得”的确定性,在当下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五、未来图景:一场关于城市进化的对话
“我们不仅在建造房子,更在参与城市文明的塑造。”营销总监以这句话作为总结。随着地铁5号线的贯通(预计2025年底试运营)、江宁文化馆新馆的落成,项目所在板块正加速向“江宁新都心”蜕变。而中建·东山樾府作为这个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将以“政商文教卫”五维资源聚合体的身份,持续释放城市进阶的能量。
[结语]
从政务中轴到生态绿洲,从轨道枢纽到全维配套,中建·东山樾府以“颠覆性产品力+确定性交付力”的双重保障,重新书写了江宁改善置业的黄金标准。这场由央企主导的人居革新,正在为南京递交一份关于未来生活的完美答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