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千张藏于剑桥的敦煌旧影,竟让“百科全书式学者”李约瑟发誓“非去不可”

0
分享至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当陈寅恪站在莫高窟的藏经洞前,看着几乎被腾挪一空的洞窟,发出了遗憾又无奈的慨叹。


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成为第一个进入藏经洞的盗取者,他总共带走了五大马车二十九箱的东西,掀起敦煌文物长达数十年的遗失之殇。



▲ 斯坦因以骆驼盗取经书(上图);敦煌写卷刚从藏经洞中拿出的样子,绝非今日“敦煌遗书”的残卷之貌(下图)

如今,2.3万余件敦煌文物仍沉睡在大英博物馆,包括刻印于公元868年、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雕版印刷书籍——《金刚经》


▲ 流失海外的《金刚经》(局部)

正是这本《金刚经》,让另一位英国人对敦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搜刮宝藏的强盗不同,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不但一生著作等身,更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史学家,也因此成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


▲ 正在中国访问考察的李约瑟

20世纪40年代,李约瑟抵达中国,正式开启了为期4年的科学考察。期间,他用相机拍摄了千余张照片,记录着当时正被战火所吞噬的苦难中国。


▲ 李约瑟所拍摄的敦煌旧影,这些照片目前被保存于剑桥大学图书馆

1943年9月30日,李约瑟终于来到他梦中的敦煌。当晚,他在日记中写道:

“这是在中国所见到的最美丽的城市,像山丹,但更繁荣。街道十分整洁,牌楼精巧。水果甘美,有久负盛名的真正新鲜的哈密瓜和其他瓜类及油桃、 梨和柿子,还有一种野林檎,看上去像个儿很大的樱桃……”


▲ 李约瑟镜头下敦煌县内卖哈密瓜的瓜农

如果让李约瑟选择一生必去的城市,敦煌一定位列其中。李约瑟在参观外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后,留下一句盛赞:“整个西方的艺术圣殿,也抵不过敦煌的一面墙。”


▲ 莫高窟第57窟呈“三屈式造型”的美人菩萨

张大千,曾在此面壁两年零七个月,临摹壁画,视敦煌艺术为东方美学之巅;为敦煌守候半生的樊锦诗,写下“吾心安处是敦煌”的泣血之笔。


牛津大学史学教授彼得·弗兰科潘(Peter Frankopan)也称敦煌为“不仅是一部活着的‘中古时代百科全书’,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精神故乡”。


▲ 莫高窟大牌坊,赞那度实拍

敦煌,到底缘何让世界为其倾倒?百闻不如一见,不如就趁这个10月,跟随赞那度一同开启敦煌&瓜州5天4晚穿越千年之旅


年度收官行程特邀《敦煌大历史》作者、敦煌学者邢耀龙全程带队讲解,在兼具深度和趣味的游学中,与历史对话,感悟敦煌之美。


名师带队,掀开尘封的传说

“敦,大业;煌,盛也。”敦煌这座城市在命名之初,似乎就预示了历史的走向。

作为世界上四大古文明唯一的交汇地,敦煌,自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设郡,历经东晋、北魏、隋唐等十余个朝代的更迭,昌盛近2000年。


▲ 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

在航海技术有限的年代,扼守着丝绸古道要冲的敦煌是河西走廊上最闪耀的明珠,来往商贾、使者络绎不绝,东西方商品也在此集散。


置下的玉门关、阳关,堪称中国最早的“海关”,核桃、西瓜、葡萄、石榴、芝麻、大蒜、胡萝卜……都经由敦煌传入中原。


繁荣的商贸也带来了文化和艺术的兴盛。屹立在鸣沙山东麓的莫高窟,正是被全世界觊觎的美学宝库


自公元366年,乐尊和尚开凿第一个禅窟,历经千年营造,最终形成了纵贯四层、绵延1.6公里的“大漠艺术长河”。时至今日,尚存有735个洞窟、近4.5万平方米壁画和超过2000尊泥质彩塑


第268窟、272窟和275窟,合称为“北凉三窟”,是莫高窟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洞窟。


第96窟,又称“大佛殿”,始建于武则天时期,窟前高达45米的九层楼是莫高窟的象征;窟内的弥勒佛坐像高35.5米,是莫高窟第一大佛,也是中国第三大坐佛。


▲ 倚山而建的九层楼“大佛殿”

第45窟,同为盛唐时期的巅峰之作,其中大势至菩萨以“一波三折”的体态,被奉为“东方维纳斯”,被人们亲切地唤做“最美菩萨”。


第158窟则是一座“涅槃窟”,窟内的释迦牟尼涅槃像侧身而卧,全长15.8米,双眼微闭、神态安详,仿佛只是在小憩……


亲临莫高窟,在精美绝伦的壁画里,失传已久的飞天与胡旋舞,足以证明岑参笔下“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的啧啧称叹,所言非虚;


400余处藻井,以线条之美勾勒着几何纹样的秩序;


▲ 莫高窟第272窟,绘于佛龛顶部的华盖,中心为莲花纹,莲瓣线纹已脱落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鹿王本生图》等庄严的佛国史诗里,却藏着人世间的悲欢……


很多了解敦煌的人都知道,出于对壁画、彩塑的保护,不但游客接待量有所限制,开放参观的洞窟也寥寥无几。


而本次赞那度精致小团,不但配备VIP专车直通窟区,还安排了特导包场精讲,包含2个特窟和6个精选窟。


同时,将带领大家一同观赏数字电影《千年莫高》、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及沉浸式歌舞剧《乐动敦煌》,以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还原敦煌营造的原初之美


读懂莫高窟,并非一件易事。为了扫清知识的障碍,赞那度特别邀请“90后”敦煌石窟“扫地僧”邢耀龙,担任全程领队和讲解。


行前,将安排以敦煌历史为主题的线上分享会,并附赠豆瓣评分8.4的《敦煌大历史》亲签版;行程中,将在敦煌印局举办专题讲座,为深入游学敦煌夯实基础。



除了观览莫高窟之外,邢耀龙还将带领大家前往“姊妹窟”榆林窟,分享自己曾为榆林窟守窟人的经历


并参观敦煌博物馆,勘破北凉石塔、汉代《太初历》简册和魏晋画像砖等镇馆之宝背后的故事;更有非开放性资源六工城遗址探秘。


塞外绿洲,别样的诗与远方

有别于小桥流水的秀婉江南,敦煌的美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与壮阔。

状如新月的月牙泉素有“沙漠第一泉”的美名,被红、黄、绿、黑、白的五色流沙所组成的鸣沙山拥在怀中,形成“沙不掩泉”的共生奇观。


更为人惊叹的是,敦煌的沙子还会“唱歌”。作为中国四大鸣沙之首,因沙砾中含有云母,加之凹坑中的沙砾时常摩擦共振,故而发出声响,好似佛祖穿越千年而来的嗟叹。


力压这对“最佳CP”和莫高窟“千佛灵岩”,拔得“敦煌八景”魁首的景致,是“危峰东峙”


位于敦煌城东的三危山,其海拔1849米的主峰山势险峻,峰顶积雪与朝晖常年相映,正如一尊白了头发、沉默守卫敦煌的护法。


坐落于敦煌以西的古城遗址,残存的城墙依稀可见汉唐盛世的辉煌。如今,古城摇身变作《新龙门客栈》《神探狄仁杰》《成吉思汗》等百余部影视作品的取景地,尽现大漠豪情。


▲ 由张曼玉、林青霞等人主演的《新龙门客栈》正是在敦煌取景拍摄

无论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口耳相传的唐诗书写着最深切的敦煌印象。


▲ 鸣沙山春色

幅圆近400平方公里的雅丹地貌,作为古罗布泊的组成部分,广布于新疆、甘肃交界处。


历经千百年风沙侵蚀,形成垄脊、沟槽相间的地貌特征,鬼斧神工般呈现出超过5500组城墙状、塔状、柱状等形态各异的雅丹体群,被形象地称为“魔鬼城”


余秋雨笔下“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的又一实证,是敦煌大漠深处的胡杨林。每逢十月,便迎来其最美的季节,枯老而粗壮的树干、金黄葱郁的树冠,诉说着千年的守望与等待。


传奇大漠美食荒漠

西北重镇敦煌,在饮食上流淌着一以贯之的豪迈。

晨起,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合汁,是敦煌人心中最温暖又地道的早餐


▲ 纪录片《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下多图,出处同)

薄薄的金黄色蛋饼,好似袈裟般裹住剁碎的羊肉泥,切块油炸,便成就了这道菜的主料;


辅以粉条、油豆腐、鲜切羊肉、猪肉丸子、木耳等,再浇上熬煮4个小时的羊汤,撒上香菜、葱花,是驱寒暖胃的佳选。


当来自中亚的小麦传入敦煌,面食便牢牢占据了西北美食的C位。一盘驴肉黄面,面剂子足有一公斤重,其筋道又爽滑的秘诀是和面时加入少量“蓬灰水”——戈壁滩上蓬蓬草烧成的灰,是人类早期获取食用碱的方式。


扯的细细长长的面条能有4、5米长,秘方淋上由香菇、豆腐、驴肉丁过油爆炒的浇头,配上一盘片好的驴肉,吃起来大快朵颐。


胡羊焖饼,是敦煌不得不提的另一道“硬货”,肥美的羊肉以红烧的做法与面饼相遇在铁锅中,鲜嫩的肉汁浸透面饼,香气扑鼻。


在敦煌的美食图谱中,既有市井的烟火气,沙葱牛肉饼、泡儿油糕、红柳烤肉等小食撑起了敦煌夜市的天地;


阳春白雪的矜贵也不曾缺席,1989年开创的敦煌宴以“雪山驼掌”“烽火羊排”等特色菜品,结合璀璨的古迹、壁画和典故,成就着舌尖上的敦煌。


在“吃瓜群众”聚集地瓜州,不但年均日照超过3000小时的蜜瓜甜到心坎里,爱好吃瓜和碳水的敦煌人,竟还发明了西瓜泡馍的猎奇吃法,有道是“风干馍馍掰开晒,不配咸菜配西瓜”。


杏皮水,是敦煌人独有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作为世代相传的招牌饮料,选用敦煌地标水果李广杏晒干、熬制,入口酸甜。


余秋雨曾说:如果你有幸年轻时见过敦煌,那么它的美,将会跟随你一生。”厚重的人文底蕴、沙漠绿洲的孤本奇景、舌尖上的美味,都足以令敦煌被冠以“天下无双,此生必去”的名号。

敦煌,值得!

图片来源

当地旅游局 / 剑桥大学图书馆 / Unsplash / Piqsels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点击进入「赞那度旅行」小程序,查看更多精选行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哈马斯:上百万加沙居民坚守家园

哈马斯:上百万加沙居民坚守家园

新华社
2025-09-20 07:05:43
释永信被女徒弟爆料,凌晨4点去他房间,拿到皈依证就算师徒关系

释永信被女徒弟爆料,凌晨4点去他房间,拿到皈依证就算师徒关系

汉史趣闻
2025-07-30 09:57:38
重大发现!安徽新探明7.6亿吨煤炭资源

重大发现!安徽新探明7.6亿吨煤炭资源

安徽发布
2025-09-19 14:30:54
南京学区房从5.7万跌到2.8万!有人亏掉317万,是抄底还是观望?

南京学区房从5.7万跌到2.8万!有人亏掉317万,是抄底还是观望?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09-20 06:31:23
脸都不要了!澳超球队亚冠首轮全败,总胜率仅有27.3%

脸都不要了!澳超球队亚冠首轮全败,总胜率仅有27.3%

直播吧
2025-09-19 09:24:08
王晶不再隐瞒!曝光张曼玉60岁不婚不育内幕,主因不是梁朝伟

王晶不再隐瞒!曝光张曼玉60岁不婚不育内幕,主因不是梁朝伟

银河史记
2025-09-18 19:04:02
英伟达押注MLCP技术  十大龙头已抢先布局!社保北向重仓抢筹

英伟达押注MLCP技术 十大龙头已抢先布局!社保北向重仓抢筹

元芳说投资
2025-09-19 22:19:56
调整正是机会!这个方向接下来还有大牛股!

调整正是机会!这个方向接下来还有大牛股!

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号
2025-09-19 20:33:26
广东将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广东将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中国能源网
2025-09-19 15:27:43
玄学提醒:一个人要发财了,老天就会派这三种“信号”来给你报喜

玄学提醒:一个人要发财了,老天就会派这三种“信号”来给你报喜

诗词中国
2025-09-15 16:29:46
退役又如何?全红婵下半生剧本提前写好:官方盖章,条条金光大道

退役又如何?全红婵下半生剧本提前写好:官方盖章,条条金光大道

念洲
2025-09-19 11:04:33
“汽油用量”开始暴跌,数据出来很多人惊了,未来油价会大降吗?

“汽油用量”开始暴跌,数据出来很多人惊了,未来油价会大降吗?

四象八卦
2025-09-16 04:58:16
阿里工作六年,首付20%买房。2025年字节被裁,房子卖完空手而归

阿里工作六年,首付20%买房。2025年字节被裁,房子卖完空手而归

蚂蚁大喇叭
2025-09-19 11:50:44
梁晓声:最有钱的人,在儿女中学毕业后送出国,一是怕孩子吃苦..

梁晓声:最有钱的人,在儿女中学毕业后送出国,一是怕孩子吃苦..

清风拂心
2025-09-15 13:15:09
女优美谷朱音漫改乱马,与加里乃乃花共享男优!

女优美谷朱音漫改乱马,与加里乃乃花共享男优!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9-18 16:28:20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网友让她滚出中国市场,将成“第二个张娜拉”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网友让她滚出中国市场,将成“第二个张娜拉”

叶公子
2025-09-19 21:21:58
无力吐槽:时隔2年,泰坦号调查报告出炉,内爆真相,竟如此荒诞

无力吐槽:时隔2年,泰坦号调查报告出炉,内爆真相,竟如此荒诞

自说自话的总裁
2025-09-19 17:25:38
罗永浩改口风了,是意识到自己有危机了吗?

罗永浩改口风了,是意识到自己有危机了吗?

总在茶余后
2025-09-19 12:51:05
原来她早已离世!自己订墓园和寿衣,3200万遗产全给姐姐

原来她早已离世!自己订墓园和寿衣,3200万遗产全给姐姐

标体
2025-09-18 18:31:44
在德国农村住半年,才懂什么叫富人式贫穷,节俭程度让人目瞪口呆

在德国农村住半年,才懂什么叫富人式贫穷,节俭程度让人目瞪口呆

天下霸奇
2025-07-31 07:55:04
2025-09-20 07:48:49
赞那度旅行人生
赞那度旅行人生
有故事的人生,有风格的旅行
5045文章数 73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健康
旅游
公开课

教育要闻

211大学一研究生的立法修改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采纳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