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村有个叫柳慈的姑娘,年方十八,生得眉清目秀,心地更是善良。她自幼父母双亡,与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靠织布和采药为生。
这年夏天,连日暴雨,河水猛涨。这日雨歇,柳慈背着竹篓到河边采药,忽见岸边浅水处,一条金色大鱼被困在乱石中,挣扎不得。那鱼通体金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鳞片有铜钱般大小,眼睛如琥珀般透亮。
“好漂亮的鱼,若是被困死在这里,岂不可惜。”柳慈自语着,挽起裤脚,小心翼翼地踏入水中。
河水湍急,她费了好大力气才搬开石头。那鱼似通人性,竟不挣扎,任由她抱起。柳慈这才发现鱼尾有一道很深的伤口,正在渗血。
“怪不得你被困住,原是受伤了。”柳慈轻抚鱼身,从篓中取出止血的草药,嚼碎了敷在伤口上,又撕下衣襟一角为它包扎。
“快回深水去吧,莫再被冲上岸了。”柳慈将鱼轻轻放入深水处。
那鱼却不急着游走,而是在她身边转了三圈,方才潜入水中消失不见。柳慈只当是趣事一桩,笑了笑便继续采药去了。
谁知这一幕,恰被路过河边的赵家恶少赵虎看在眼里。这赵虎是村里富户赵老爷的独子,平日里游手好闲,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他见柳慈容貌清丽,早已垂涎三尺,只是柳慈从不单独外出,一直没找到机会下手。
“好个小娘子,今日可算让我逮着机会了。”赵虎搓着手,从树后闪出,拦住了柳慈的去路。
柳慈心里一惊,面上却强装镇定:“赵公子有何贵干?”
“方才见你放生那条金鱼,真是菩萨心肠。不如也发发慈悲,陪本公子玩玩?”赵虎淫笑着逼近。
柳慈后退几步,厉声道:“请公子自重!我还要回家照顾祖母,恕不奉陪!”说罢转身欲走。
赵虎一把抓住她的手腕:“想走?没那么容易!这荒郊野岭,看谁还能来救你!”
柳慈奋力挣扎,情急之下,抬脚狠狠踩在赵虎脚面上。赵虎吃痛松手,柳慈趁机挣脱,沿着河岸飞奔而去。
“好个泼妇!看我抓到你不好好教训你!”赵虎怒骂着追了上去。
柳慈虽熟悉地形,但终究不及赵虎腿长步大,眼看就要被追上。前方河水湍急,无桥无船,已是绝路。
“看你往哪跑!”赵虎狞笑着逼近。
柳慈绝望地望着滔滔河水,心想今日怕是难逃一劫。正当她准备拼死一搏时,忽见河中水花翻涌,一条金色大鱼跃出水面,正是她方才放生的那条。
紧接着,第二条、第三条...无数条鱼从水中跃出,转眼间,河面上聚集了上百条大鱼,它们首尾相连,竟在湍急的河面上搭起了一座“鱼桥”。
柳慈不及细想,踏上了鱼背。那鱼桥稳如磐石,承载着她向对岸移动。赵虎看得目瞪口呆,随即恼羞成怒,也试图踏上鱼桥,谁知刚一踩上,鱼群瞬间散开,他“扑通”一声跌入河中,被急流冲向下游。
柳慈安全到达对岸,回头望去,只见鱼群向她点头致意,随后潜入水中不见。她朝河水拜了三拜,心中感激不尽。
经此一劫,柳慈更加谨慎,不再单独远行。然而几天后,村里却传出风言风语,说柳慈是妖女,能驱使鱼群,否则那天怎么能够踏鱼过河?
谣言越传越广,最后连赵虎落水生病也怪罪到柳慈头上。赵老爷爱子心切,一纸诉状将柳慈告到官府,说她用妖术害人。
县令是个糊涂官,收了赵家贿赂,不由分说便将柳慈收押,三日后就要以妖术害人之罪判刑。
狱中,柳慈百口莫辩,只能以泪洗面。这夜,她正朦胧欲睡,忽见牢房内金光一闪,出现一个身着金衣的俊朗男子。
“姑娘莫怕,我是你救下的金色鲤鱼,名唤金鳞。原是这清河中的鱼仙,那日遭劫受伤,幸得姑娘相救。今日特来报恩。”
柳慈又惊又疑:“你、你当真是那鱼?”
金鳞点头:“千真万确。姑娘放心,我已有计策救你出去。明日公堂之上,你只需如此这般...”
次日升堂,县令刚要判刑,忽听衙外鼓声大作。衙役来报,说是有上百民众聚集,要求重审此案。
原来金鳞夜托一梦给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者,将事情真相告知。村民们如梦初醒,纷纷前来为柳慈作证。
县令见众怒难犯,只得重新审理。这时,又有一青衣书生模样的人击鼓鸣冤,自称目击了整个事件。
书生上堂,从容不迫:“大人明鉴,那日学生正在对岸读书,亲眼所见。是赵虎欲行不轨,柳姑娘被迫逃至河边。鱼群搭桥,乃是天地感应姑娘贞烈,显灵相助,何来妖术之说?”
赵虎在堂上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县令见形势逆转,只好判柳慈无罪释放,反责赵虎诬告之罪,罚银百两补偿柳慈。
柳慈出狱后,寻那青衣书生欲表感谢,却遍寻不见。当夜,金鳞又至梦中:“那书生乃我化身,如今恩怨已了,姑娘可安心度日。只是那赵家不会善罢甘休,还需小心为上。”
果不其然,赵虎怀恨在心,伤愈后勾结一伙山贼,欲趁夜火烧柳家,掳走柳慈。
月黑风高,歹人悄悄包围了柳家。正当他们要动手时,忽听空中雷声大作,倾盆大雨骤然而下,火把尽数被浇灭。
接着,无数鱼虾从天而降,噼里啪啦砸在歹人头上身上。赵虎和山贼抱头鼠窜,慌不择路,竟一齐失足跌入村口的粪坑中,臭不可闻。
动静惊醒了村民,大家举火来看,只见赵虎一伙深陷粪坑,挣扎不得,只得招认了罪行。
赵老爷颜面尽失,变卖家产赔偿村民,带着儿子远走他乡,再也不曾回来。
经此一事,柳慈深感人心险恶,唯有祖母年事已高,不便远行,只得继续留在村中。金鳞知她忧虑,便化身书生,自称是外地来的读书人,租下了柳家隔壁的空屋,名正言顺地照顾起祖孙二人。
日久生情,柳慈与金鳞互生情愫。一年后祖母安然离世,临终前将柳慈托付给金鳞。
丧事毕,金鳞坦言相告:“我本是清河鱼仙,因与你有一段前世姻缘未了,故借此机缘重逢。如今你尘缘已了,可愿随我归隐水府,共修仙道?”
柳慈惊讶不已,回想种种奇遇,终于明白前因后果。她思索片刻,坚定道:“蒙君不弃,愿追随左右。”
金鳞大喜,携柳慈至河边,口中念念有词。顿时河水分开,现出一条通道。两人携手而入,河水复合如初。
此后,清河村风调雨顺,渔获丰足。村民感念柳慈恩德,在河边建了一座“鱼娘子庙”,供奉着一对鱼仙夫妇。据说心诚之人,偶尔还能看到金鳞和柳慈化身游鱼,在河中嬉戏呢。
而那条清河,从此无论旱涝,水位始终适中,再不曾泛滥成灾,也不曾干涸见底。百姓都说,这是鱼娘子在保佑着这一方水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