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末,国家的工作重心已经转到经济建设上,此时的邓公身兼多职、任务繁重,为了能抽出更多时间来推动改革开放,他便考虑辞去总参谋长职务。
总参谋长是中央总部的首长,责任重大,想要胜任该职务,必须要符合这几个条件:资历深、能力强、会打仗、有精力、善于团结、没有历史问题。
当时牵头调整总参一事的负责人是聂帅,他提议的人被选上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然而他推荐老部下杨成武后,却被否决了,这是为何呢?
聂帅推荐杨成武并非出于私心,确实是这位老部下在各个方面都很合适。
杨成武1929年加入闽西红军,1930年入党,土地革命时期担任过红一军团红一师师长兼政委,长征的飞夺泸定桥让他声名大噪;
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指挥黄土岭战斗,击毙日本“名将之花”阿部规秀;
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华北野战部队第三兵团司令员,平津战役时围歼张家口的孙兰峰兵团,确保北平的和平起义。历任职务、过往贡献、军事能力,绝对胜任总参谋长一职。
事实上,当时杨成武真的算最合适的一个,既然是选择总参谋部的首长,那优先考虑的依然是在总参任职的人,这样能尽快上手、提高效率。
1979年末的副总长有杨勇、杨成武、张爱萍、李达、伍修权、张才千,其中李达、伍修权、张才千已经确定1980年会卸去总参领导职务,所以这三位就不会被考虑了。
张爱萍那时的主要精力放在国防科委,邓公希望的继任者是一心扑在总参里的,所以也不考虑。如此一来,只剩下杨勇和杨成武。
跟杨勇比起来,杨成武有一个优势——他1965年到1968年间担任过代总参谋长(实际行使总参谋长的职责),对总参的所有工作都很熟悉,有丰富的岗位经验。
当初他下台是因为被打击,此番再当总长的话,能算是官复原职。
看起来似乎是板上钉钉,但是聂帅写信给军委说出自己的看法后,军委会议上却有几个人都反对杨成武接任总参谋长。
原因倒不是条件够不上,只是存在着历史问题,一方面是他曾在大运动时期曾被林批过,当时“两案”尚未彻底理清,如果到时查出杨成武涉及到深层次的问题,整体会变得很复杂。
另一方面杨成武曾是二办的负责人,二办属于中央专案组,主要负责军队高级将领的案子,彭、贺两位元帅以及罗大将的专案组都在二办之下。
很多老干部的回忆录中都记载了在二办吃过的苦,因此杨成武这位曾经的负责人,也受到别人的异议。
总参谋长的职责不仅是主管三军,更要起到稳定军队的作用。因此首要条件就是让大家都接受才行,杨成武在这方面没能让大家都满意,中央领导只能另择人选。
邓公随后也提了个建议,让杨勇来接任总参谋长。杨勇解放战争开始就是刘邓大军中的一员,早在1977年9月便担任副总参谋长、总参党委第三书记,一直配合邓公管理该大部。
本来邓公都已经决定让总后勤部部长张震到总参去协助杨勇了,但军委会议上也有人反对,同样还是历史问题。
杨勇曾经在“三查三整”运动中坚持原则,得罪过一些人,当传出邓公要提拔他的消息后,外界的流言蜚语就多了起来,还有匿名信直接寄到了军委及中央。
有人举报,组织必然要查,想弄清楚事情真相,必须要耗费一些时间,可总参不能长期没有人主持,所以杨勇也就错过了。
由于两次推荐人选到最后关头都出现小插曲,邓公就非常慎重了,跟叶帅、聂帅等人反复商议后,确定由杨得志来担任总长。
杨得志虽然没有在总参任职,但他是大军区司令员,且当了25年大军区司令员,职务方面问题不大。
而且杨得志28年就跟着朱老总上井冈山,是“双一”出身,战争生涯也非常耀眼。
最关键的是,他抗战时期曾转到晋冀鲁豫跟随刘邓作战,解放战争又被留在晋察冀配合聂帅,跟多个“山头”都搭得上关系,人脉极广。
前面说过,总长最关键的是能起到团结同志的作用。在这方面,杨得志非常老道,从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的一系列事情就能看出来。
1979年对1月,杨得志临时被调为昆明军区司令员,接替王必成负责指挥西线战事。
当时昆明军区情况其实比较复杂,杨得志到了以后,先是安抚了突然被调走的王必成:我向军委反映过,你对这边很熟悉,还是应该你来。
本来王必成内心是不喜的,但杨得志这样一说,有什么脾气也不好发了,忙回道:你也很熟悉,还是听军委的,你来吧。
随后杨得志又找到陈康、李成芳这些长期在昆明军区的老兄弟喝酒叙旧,用很短时间就把各支部队的情况都摸透了。
等稍微稳定后,杨得志专门抽空去祭拜了一番陈赓,要知道昆明军区都是陈赓带出来的,大家一看杨得志如此,也都感动得不行。方方面面都顾及到,这就是杨得志的水平。
让杨得志来当总参谋长,还有一个好处是杨勇不会有意见。
杨得志、杨成武、杨勇三位上将在军中并称“三杨”,杨得志的年龄最大、资历最深,另外两人见到他时都会亲切地称呼“老杨哥”。
换做别人,意外失去晋升机会的杨勇不一定服,但“老杨哥”来了,他肯定会配合。
后来事实也果真如此,1980年2月20日下午,总参谋部召开所属部局正职以上领导干部大会,宣布由杨得志来担任总参谋长,此后杨勇尽心尽力配合老杨哥工作。
他们一起对总参谋部的结构进行精简,后来还参与大裁军、组织大规模演习和阅兵,每次都干得非常出色。
被聂帅首推的杨成武,虽然1980年没当上总参谋长,但1983年却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了副国级领导人,也是不错的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