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盆地南缘,长江首城宜宾的珙县经济开发区内,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与现代化的厂房交相辉映,一幅产业兴、经济旺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珙县以 “拼” 的姿态抢抓发展机遇,以 “实” 的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园区建设如火如荼。
珙县经济开发区自 2009 年启动建设以来,依托省级经开区与 “绿色建材” 特色产业基地的优势,逐步构建起能源、建材、化工等主导产业框架。2023 年,园区入驻企业达 126 户,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 112.29 亿元,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在宜宾市 “一蓝一绿” 产业布局的大背景下,珙县精准定位,聚焦新兴产业,补链强链。2024 年,珙县余箐化工园区成功获批省级化工园区,重点布局晶硅光伏、储能新材料及配套产业,填补宜宾光伏产业链上游多晶硅、光伏玻璃等关键环节的空白。投资超百亿元的四川丽豪半导体项目落地后,将吸引更多配套企业集聚,形成 “链主引领、集群发展” 的格局。通过市县一体的招商机制,珙县创新运用基金招商模式,瞄准储能、动力电池等前沿领域,计划再引进 2-3 个投资 50 亿至 100 亿元的重大项目。目前,园区已签约待落地项目 6 个,总投资 260 亿元,建成后预计总产值达 500 亿元,亩均投资强度提升至 655 万元 / 亩。
招商引资的成果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珙县经开区以 “全生命周期服务” 理念,为企业提供从签约到投产的全流程保障。园区规划 44 个配套项目,总投资 36.2 亿元,涵盖道路、污水处理、智慧平台等。其中,余箐化工园区 20 个配套项目投资超 18 亿元,16 个项目将于 2024 年底投用,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通过 “打捆招标” 等创新举措,38 个基建项目同步推进,投入机械超百台、施工人员 300 余名,以 “华西速度” 刷新建设进度条。园区智慧化监控平台加速建设,应急风险管控能力全面提升,为企业筑牢安全防线。
热火朝天的园区建设不仅推动了经济跨越式发展,更成为民生改善的 “强引擎”。2023 年,耀华玻璃等 6 家绿色建材企业年产值达 40 亿元,直接解决就业超 300 人;2025 年 “春风行动” 招聘会上,珙县及周边企业提供 8000 余个岗位,吸引大量返乡务工人员与高校毕业生扎根家乡,实现 “家门口就业”。
作为园区发展的 “大管家”,珙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周竞始终坚持 “一线工作法”:牵头制定《珙县经济开发区 “三区三线” 及用地规划示意图》,科学布局五大功能区,为产业拓展预留空间;从土地平整到项目洽谈,从协调施工到政策宣讲,他始终冲锋在前,以 “任劳任怨” 的作风赢得企业信任;锚定 “再造一个产业珙县” 的蓝图,推动综合能源、绿色建材、晶硅光伏等五大产业协同发展,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如今的珙县经济开发区,正以 “实干为笔、创新为墨”,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周竞这样的 “实干家” 带领下,珙县不仅成为投资热土,更成为宜宾乃至四川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支点。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落地投产,这片土地将继续释放无限潜力,为区域经济腾飞贡献 “珙县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