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最近国际足联突然整了个新活,直接官宣首次把世预赛输送球员的俱乐部也纳入补偿金分配里,这一下中国球迷和中超俱乐部都炸了锅,因为像上海申花、上海海港这样的老牌劲旅,哪怕国足小组出局收拾行李,但光这回送人去世预赛的“出场费”,坐家里都能数钱,你说这是不是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
先把消息梳理清楚,FIFA这次不仅是世界杯正赛球队的“肥缺”照拂了,连没进决赛圈、仅仅派自家球员去踢了几场世预赛的俱乐部也能分钱,全球补偿金总额3.55亿美元,直接比上一届涨了近70%,标准还是老样子,每天大约1.09万美元,换算一下,决赛阶段打满的球员顶天能捞到37万美金一人,就国足这回表现,咱也别做梦整数了,不过上海两队加手里那几个国脚,凑个几百万人民币还是稳的
说来也是讽刺,国足折腾了大半年,18强赛最后在重庆靠王钰栋点球1比0小胜巴林,脸面算是救回半张,赛前本来指望拼个出线,最后还是无缘美加墨世界杯正赛,但人刚出局,俱乐部反而坐收渔利,偏偏球迷在弹幕区对着“摆烂”国字号轮番输出,“为国效力辛苦了,成绩算了奖金给我吧”,热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球迷问题来了,国脚拼死在场上带伤作战,最后奖金流进俱乐部口袋,说实话,这套操作在职业足坛并不奇怪,毕竟都是用工“劳务”,但放到中国足球当下这个大环境,大伙心里那道坎儿,总归没那么容易过去
毕竟今年18强赛,国足表现众说纷纭,有粉丝说就指望海港和申花这帮孩子撑门面,可换来的结果是教练打法蹩脚、球队节奏慢吞吞,偶尔亮眼比如王大雷屡屡救险、朱辰杰拼到抽筋、颜骏凌后防稳得一批,可整体战术照旧拉胯,攻不动打不进,外援受限本土球员上,还是一盘散沙,申花和海港的国脚拼命攒“出勤”,最后给俱乐部交了个财报,球迷这气吧,发也不全发得出来
更有意思的是,国际足联这波让利,被外界解读为对俱乐部“喂饱”机制,补偿规则其实满世界都一样,那就是谁给国家队送人,谁能分一杯羹,欧洲那些豪门早玩烂了,尤文、皇马、曼联靠着国脚攒流量攒金库,轮到中国俱乐部试水,你不服都不行,只能说国际足球“市场化”大局面下,哪家都在比精明
可回到球场上,咱就一句话,钱能解决的事儿,不等于能换来国足出线,事实就这么扎心,国字号那些年最大的问题不是投入多少,而是体系怎么接上地气,球员打完一轮归队,联赛原地摊大饼,教练换了仨五个,谁都说想改命,结果还是年年原地徘徊,海港和申花这几年愿意扛,浙江、泰山偶尔拔头筹,没用,预选赛玩到头,坚持的、坏毛病的,全暴露得干干净净
再来看申花和海港这两个主角——今年被国足征招的都不是小角色,朱辰杰、颜骏凌、蒋光太这几位都是主力,出场时间拉满,结果最大亮点是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