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 plants slash part lineups by up to 80% under 'Area 35' initiative
Push to clear space and boost efficiency to expand to 18 factories
丰田汽车正大力推行一项削减不必要零部件的计划,旨在提升生产效率并扩大产能。该公司运用持续改善 (kaizen)理念保持竞争力。
这些工厂首先专注于挡风玻璃、线束和车头灯等大型笨重部件。以丰田元町工厂为例,仅仪表盘线束就有101种不同零件编号,其中42种从未使用过。
自2023年起,这家汽车巨头启动了名为"Area 35"的生产效率改革,目标是将工厂空间利用率提升35%。在某些案例中,该计划已成功将零部件数量削减80%。
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年产销量约1000万辆。其全球运营着54家整车组装厂,在日本国内拥有约4300家经销商。仅在日本本土,丰田就构建了覆盖约6万家企业的庞大供应链网络。
每辆汽车包含约3万个零部件。要在销售、生产和研发中心之间管理如此庞大的零部件体系极为困难,导致库存中积压了大量功能雷同或使用率极低的部件。
丰田内部中型车公司总裁上田安士表示,35号区域计划的核心在于思考"我们是否有效利用了生产千万辆汽车的全部资产"。通过严格审查生产现场状况,丰田希望在投资新设施之外,还能开辟更多制造空间。
丰田此前已着手精简单一车型的零部件清单,通过35号区域计划"我们能以全局视角发现问题症结"。
该计划由约40人组成的专项办公室推进,成员来自销售、研发、采购和生产等部门的代表。
这不仅关乎减少零部件数量。"我们曾推出过许多不同版本的车型,但有些版本几乎无人问津,"丰田汽车副社长宫崎洋一表示。
在"35区"计划下,"通过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可以优化车型配置和零部件数量,"宫崎表示。
日本国内外已实施该计划的10家工厂,将使用的不同零部件数量最高削减了80%,平均释放出35%的生产场地空间。这使得丰田在日本国内的年产能提升了8万辆。
这些工厂首先专注于挡风玻璃、线束和车头灯等大型笨重部件。以丰田元町工厂为例,仅仪表盘线束就有101种不同零件编号,其中42种从未使用过。
精简零部件至真正必需的部分有助于优化开发和生产流程,同时还能通过腾出员工休息空间等方式改善工作环境。
丰田计划今年将"35区"项目扩展至18家工厂,包括日本本土更多工厂以及捷克、加拿大和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工厂。不同地区和工厂各自面临不同问题,主要通过项目办公室共享信息和案例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项工作永远不会结束,"上田说道。
随着行业竞争转向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大规模投资将成为必然。
丰田正从内燃机汽车向更全面的战略拓展,涵盖混合动力、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公司预计研发支出将增长3%至1.37万亿日元(92.8亿美元),资本支出增长8%至2.3万亿日元,两者均创历史新高。
同一车型采用不同能源版本需要配备不同零部件,这使得零部件管理对丰田尤为关键,尤其考虑到产品阵容的多样性正是其优势所在。
刊载:日经新闻 | asia.nikkei
作者:上原翔太
https://asia.nikkei.com/business/automobiles/toyota-plants-slash-part-lineups-by-up-to-80-under-area-35-initiative
编译:24时观象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