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美国那套冠冕堂皇的 “安全说辞” 给忽悠了!从特朗普上台搞出的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闹剧,到如今对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下手,这场全球港口控制权的激烈角逐,本质上就是美国妄图把全球供应链的 “命根子” 死死攥在自己手里,维系其摇摇欲坠的霸权地位。
特朗普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地拿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开刀,试图迫使长和集团把这俩关键港口的控制权拱手让给美国财团,一心要将中国在这一战略要地的影响力连根拔起。要知道,巴拿马运河可是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 “黄金水道”,全球约 5% 的海运贸易都要借道于此,从亚洲运往美国东部的货物,占运河总货运量的 74% ,对高度依赖海运的美国而言,战略意义非凡。
美国政客们以 “国家安全” 为幌子,大放厥词称中国运营港口,一旦中美冲突,可能 “封锁巴拿马运河”。但事实上,根据美巴签署的条约,巴拿马运河由独立的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管理,中国企业运营港口,根本无法干涉运河船只管理。好在中方果断反制,使得巴拿马运河港口收购案陷入僵局,让美国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但美国并不甘心,开始全球撒网式打压。在东南亚,美国以 “环保不达标”“债务陷阱” 等荒谬理由,向中国与马来西亚关丹港的合作项目施压,生生拖慢了港口扩建进度;在非洲,中国参与运营的吉布提国际自贸区及港口,被美国恶意渲染成 “军事基地前哨”,还通过扩建自家军事基地,对中资港口进行战略牵制。
最过分的是,2025 年美国推出 “全球供应链安全倡议”,将全球 20 多个关键港口列入 “战略监护清单”,其中中国控股或参与运营的 8 个港口全部 “上榜”。所谓的 “安全审查”,实则是要中国企业交出集装箱流转数据,交出运营主导权。
就拿比雷埃夫斯港来说,美国逼着希腊搞 “货物溯源系统”,要求把数据同步到美国海关数据库,这哪是什么正常监管,分明就是公然抢夺主权、窃取商业机密!希腊总理嘴上说着 “尊重中资合法权益”,暗地里却已和美国接触,探讨 “引入欧洲资本稀释中资股权” 的可能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拿马政府态度强硬,坚决拒绝美国的不合理要求,坚持按市场规则办事,毕竟中资为当地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有目共睹。斯里兰卡总统更是直接表态,科伦坡港的中资运营是国家经济复苏的关键,任何外部压力都无法动摇合作决心。
美国的这些霸权行径,早就被数据戳穿了谎言。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明确指出,美国搞 “阵营化港口合作”,将使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 12%-15%;德鲁里咨询公司测算得更精准,要是中远被迫退出比雷埃夫斯港,地中海航线货物中转时间将增加 3-5 天,欧洲零售商每年得多承担超 20 亿美元物流成本。这哪是在维护安全,分明是拿全球经济当儿戏,上演霸权闹剧。
反观中国在全球港口的合作模式,核心就是 “共赢” 二字。中远接手比雷埃夫斯港后,豪掷 12 亿欧元进行扩建,培训当地员工超 2000 名,带动周边形成了年产值 15 亿欧元的物流产业集群;在阿联酋哈利法港,中企打造的智能集装箱码头,让运营效率提升 40%,碳排放量降低 30%,成为中东港口升级的典范。中国的合作模式,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美国靠画饼和施压,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面对美国的围堵,中国也有自己的应对策略。法律层面,联合合作国企业,借助 WTO 争端解决机制,对美国的 “单边制裁” 发起诉讼;运营层面,引入欧洲、东南亚等第三方资本,推进 “股权多元化”,降低单一国家股权占比引发的风险;舆论层面,用当地就业、税收等数据,有力回击 “中国威胁论”,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说到底,这就是旧霸权对新发展力量的恐惧与打压。美国妄图靠霸权手段垄断全球港口命脉,可各国渴望的是发展机遇,不是霸权的枷锁。中资港口合作模式凭借真金白银的投入和共赢成果,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未来,中美在全球港口布局上的博弈必将更加激烈,但历史的天平,显然已向互利共赢的一方倾斜,美国的霸权行径注定无法阻挡中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