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来源于@环球时报
以色列国防军进驻加沙城后,最后一层遮羞布也被扯下,原本迟迟不愿站队的国家终于忍不住站队发声。目前,已有16国公开站队,发表紧急联合声明,呼吁“全球坚韧船队”的安全。欧盟27国也不再犹豫,直接对以色列进行制裁。
面对国际社会来势汹汹,内塔尼亚胡也无法再坐视不理,但他这次选了条不归路,竟然生拉硬扯的将中国拽下水。在这一节骨眼上,招惹中方,对以色列真的有利吗?内塔尼亚胡,心里又打着怎样的如意算盘呢?
南非、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爱尔兰、土耳其等16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各方避免对“全球坚韧船队”的非法或暴力行为。该船队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组建的20艘船,搭载着丰富的人道主义物资。
该船队大概也就是这几天运抵加沙地区,可就在10天前,该船队的一艘船只在突尼斯港口停泊时突然起火,有人指控称是以色列无人机导致的,而第二天另一艘船只起火,被突尼斯官方认定是“有预谋袭击”。
种种迹象表明,以色列正想方设法的拦截所有运往加沙地区的物资,不管里面是泡面还是帐篷,都会被以色列认定为哈马斯的后援物资。
与此同时,欧盟也没法视而不见,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表示将中止《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中与贸易相关事项,并表示制裁以色列内阁中两名极端主义的部长。
欧盟此举旨在对以色列政府施压,要求其改变在加沙战争中的立场,可欧盟当真愿意管这摊烂事吗?
从现实利益而言,以色列的扩张行为的确会影响到欧洲相关利益,尤其是对卡塔尔等阿拉伯国家的袭击,可能会使能源价格进一步暴涨,从而加剧经济负担。可为这件事,与以色列翻脸显然是不值得,如今迈出这步,更多的还是价值观问题。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9月10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年度“盟情咨文”中慷慨激昂的表示:欧洲正在面对一个日益敌视欧洲价值观与民主模式的全球格局,欧盟必须自我革新,才能确保在新秩序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意识形态上来看,欧洲显然是觉醒了,可从行动上,欧洲想要改变,恐怕还需要时间。
现在对以色列下手,既是欧洲遵循价值观的必然选择,也是一种政治博弈手段,毕竟以色列背后是美国,体现的是美欧在中东、能源方面的博弈。
可不管怎么说,国际社会的外交压力越来越大,内塔尼亚胡也要各方面影响,但他思索半天得出的损招,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内塔尼亚胡在接待250名美国议员时,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表示中国和卡塔尔正在社交媒体上对以色列发起“攻击”。
其实在加沙冲突爆发之前,中以关系还算可以,双边贸易不算低。可这几年,双边关系直线下降,尤其是中方在中东局势的原则立场上是旗帜鲜明的,那么以色列无论是出于自身利益,还是附和美国腔调,都自然而然的站在中国的对立面。
可是中以关系会长时间恶化吗?内塔尼亚胡此举完全是置以色列未来于不顾,再次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同时,中方的政治影响力,甚至是军工影响力在周边阿拉伯国家越来越明显,那么也终将成为内塔尼亚胡眼中的“威胁”。
如何处理好中以关系,避免局势的进一步升级,也是我们应着手处理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