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关于“吴彦祖在舟山曾经改造的房子废弃”的文章,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共鸣。
想了解详情的朋友,可以扩展阅读:《》
后来想想:似乎除了吴工之外,其他一些明星建筑师设计改造的网红建筑也很难持久。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为什么“网红建筑”很难持久?
02
梦想改造家
大家还记得“梦想改造家”吗?还记得青山周平吗?
《梦想改造家》也是一档综艺节目:邀请不同类型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对生活困难家庭的房子进行改造。初衷是通过设计来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而青山周平是参与其中比较受欢迎的一个日本年轻建筑师,因为爆改北京南锣鼓巷内胖大婶与邻居家的大杂院而走红网络。
但没过多久,胖大婶的家又恢复到了往昔的状态,青山在回访的时候也显得很无奈。让我们先来看一组照片。
如上图:首先是室外,改造前脏乱差,改造后眼前一亮,过段时间又恢复到原貌。
如上图:为了改善室内光线,设计了采光顶窗,结果业主使用过程中变成了晾晒区,也算是物尽其用吧。
如上图:为外孙女设计的学习房,最终被当作了杂物间,不知道外孙女去哪里学习了。
如上图:设计的雅致的茶室,最后成了业主女婿睡觉的地方。
除了青山周平之外, 其他一些改造后的梦想之家,也不可避免的碰到了“漂亮房子”相同的问题 ——回复到原来脏乱差,甚至废弃的状态。
再比如建筑师陶磊,在给西北一个家庭改造时,设计出来的红砖房同样没能证明自己,在网络上出现了非常大的争议。
大家有兴趣可以 扩展阅读 : 《 》
03
网红鼻祖
介绍了这么多当代的明星建筑师和网红建筑,我们再介绍一下网红建筑的鼻祖——密斯·凡·德·罗。
建筑大师斯在1945年,为美国单身女医生范斯沃斯设计了一栋住宅。但范斯沃斯住宅就是一个透明的玻璃盒子,除了隐私没有保证之外,保暖也堪忧。
所以业主范斯沃斯医生愤怒地表示,自己仿佛成为了一条被公众展览的鱼。
不仅如此,项目还超预算和超工期严重,最终双方不得不对簿公堂。媒体更是评论道:这是密斯为自己树立的纪念碑,却要无辜的业主为其买单。
虽然范斯沃斯住宅出现在了建筑学的教科书里,但也改变不了它作为网红建筑翻车的事实。
04
原因分析
虽然每个设计师都在各自的项目中倾注了心血和汗水,但为什么这些漂亮房子最后都走向了破败呢?
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人类的悲欢无法相通
设计师无法感知底层民众的生活,对于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只是一知半解。所谓的新颖、暖心设计,最后都被证明是隔靴搔痒,百无一用。
在古代,建筑师都是为有钱人服务的,不管是欧洲的米开朗基罗还是国内的样式雷,皆是如此。
建筑师本身没有底层生活的经历,自然无法对穷人的生活方式产生共情,所以就做不好普通民众的设计。
二、通过设计改变世界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不管是因为经济条件还是习惯使然。而设计师往往希望通过设计来改变世界,但最后都被证明是失败的。
其实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说设计师发明的第四代住宅,隐私性很差,却可以被宣传为增进邻里交流。(如下图)
三、本末倒置的价值追求
如果说前面两点还是从理想主义出发的,那么这一点就是落在功利性上了。
许多网红建筑的首要目标是成为“社交货币”,在社交媒体上形成病毒式传播。所以设计优先考虑的是镜头前的表现力,而非人的真实体验和建筑的长期功能。
在“流量快闪”模式下,投资方追求的是短期套现,而非长期持有。所以在后期运营和维护上投入不足,必然导致废弃。
05
结束语
“网红”并非原罪,只是建筑的初衷不应是成为网红,而应该是 更好地服务于人、自然和文化。
当建筑能真正的融入环境、滋养生活、并获得经济上的可持续性时,“网红”才有机会穿越周期,成为真正的经典。
最后我想问:你还记得哪些翻车的“网红建筑”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