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9月17日,中日双方在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大鹿岛附近海域及大连庄河黑石礁西战场进行的决战,亦称大东沟海战。最终在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以及触礁后被毁的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600余人。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北洋水师舰队中,还有一些外国籍的士兵,他们在同日军作战的过程中,也异常勇猛,因为他们深爱着大清朝,比如今天要说的美国人马吉芬。
镇远舰
早年
马吉芬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华盛顿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诺顿·马吉芬曾是美国内战时期的一名上校。马吉芬曾就读华盛顿与杰弗逊学院,1877年转入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1884年毕业,但当时美国海军没有足够的军官职缺,只有成绩优异的毕业生才能当上军官,他在拿到了差不多一年薪资的补偿费之后,回到家乡。
马吉芬
中国之旅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马吉芬来华,获李鸿章邀请到北洋水师任职,作为天津水师学堂的外籍教习(教官)任教近9年。在此期间,他为北洋水师的组建提供了很多帮助,还曾带队前往英国协助监督4艘清廷订制的铁甲舰的建造。马吉芬非常热爱海军事业,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回到美国海军任职,也希望在中国海军的经历能为他重返美国海军提供帮助。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马吉芬作为镇远舰帮办(相当于副舰长)加入北洋海军参战。在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中,马吉芬英勇的参加了战斗,头部等多处负伤。战后,他还获得了清廷颁发的嘉奖。
马吉芬在黄海海战后负伤的照片
最后岁月
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马吉芬回到美国,他写了一些亲历黄海海战的回忆文章,并为北洋海军的行动辩解。在给《世纪》杂志的一篇记叙黄海海战的文章中,他曾写道:“水师提督丁汝昌是那些为国捐躯的人们的代表,他是一位勇敢的战士和真正的绅士。他被自己的同胞背叛,和优势的敌人奋战,在大势已去时,尽自己最后的职责来保全部下的生命。……在那个午夜,当他服下毒药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他的心中想必是充满了苦涩吧。”
战争遗留的伤痛一直困扰马吉芬,他的头部受到重创,非常痛苦。美国社会舆论和当时的西方舆论一样,分辨不太清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委,只看到了最后的结果,因此马吉芬在美国报刊上撰文并各处演讲,将他所亲见亲历的北洋海军的战斗情况介绍给大众,但被舆论当作了疯子、狂人,认为是他头部的战伤使得他精神错乱。
1897年2月11日,他在纽约的医院自杀,这一天正是北洋海军水师提督丁汝昌两年前自杀的日子。马吉芬穿着一身北洋海军军服,盛殓在铺盖着黄龙旗的棺柩中下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