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特朗普再次签下了行政令,将TikTok在美运营期限,延长至2025年12月16日。
这肯定不是简单的商业决策,而是一场关乎选票、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复杂博弈。
2025年9月16日,这已是特朗普今年内的第四次延期,此次决定发生在原定禁令生效日的前一天,避免了1.7亿美国用户瞬间“失声”的局面。
从强硬态度到迟迟未决,我们不禁要问,老特究竟在担心什么。
一、1.7亿用户的压力
TikTok在美国拥有约1.7亿用户,其中相当比例是年轻群体,这一庞大数字背后是巨大的民意力量,甚至能直接影响选票走向。
特朗普本人也坦言,TikTok是2024年大选中帮助他吸引年轻选民的“大功臣”。
甚至在今年8月下旬,白宫也正式入驻TikTok,将其作为日常消息发布平台,目前该账号粉丝量已接近百万。
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直接封禁不仅会引发广泛不满,更可能转化为选举中的投票反弹,这是任何政治家都不敢轻视的风险。
除了政治考量,经济因素同样关键,TikTok早已深度融入美国商业生态,成为许多企业不可或缺的营销平台。
早在2023年,TikTok就为美国中小企业主带来147亿美元的收入,为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242亿美元。
同时,TikTok至少为美国创造了22.4万个岗位,对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纽约州和伊利诺伊州等地的经济贡献尤为突出。
超过500万家美国企业使用TikTok进行营销和业务推广,直接封禁将导致这些企业遭受巨大损失,甚至可能引发一轮失业潮,这是特朗普政府不愿看到的。
二、执行难与诉讼风险
全面封禁TikTok,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巨大困难。
一方面,“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程序法案”虽然已经通过,但执行起来复杂无比。
另一方面,封禁行动势必引发一系列法律诉讼。
TikTok已经表示他们将美国政府告上最高法院,虽然一个企业很难对抗国家机器,但诉讼过程可能漫长而痛苦。
特朗普政府的选择是不断延期执行,为谈判留出时间,避免立即陷入法律泥潭。
TikTok问题已成为中美经贸谈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美第四轮经贸高层会谈中,TikTok就是核心议题之一。
2025年9月15日,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在西班牙马德里结束新一轮会谈,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根据共识,中美将在尊重企业意愿与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TikTok美国用户数据和内容安全业务委托运营”和“算法等知识产权使用权授权”两大方式推进解决。
这种安排既回应了美方对数据安全的关切,也维护了中方企业合法权益。
三、特朗普的商业思维
特朗普作为一个前商人,其决策往往带有浓厚的商业思维。
他曾经透露,有一个“超级富豪联盟”准备接盘TikTok,包括甲骨文老板拉里·埃里森、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都有兴趣。
同时,特朗普也在考虑自己的政治遗产,他已在公开场合表示不会竞选第三任期,并且点名副总统万斯和国务卿鲁比奥为潜在接班人。
万斯以其强烈的对华强硬立场著称,特朗普可能希望通过妥善处理TikTok问题,为接班人创造一个更有利的政治环境。
特朗普的第四次延期绝非终点,12月16日的期限仍在眼前,中美谈判仍在继续。
TikTok命运的背后,则是数据主权、技术霸权和数字规则制定权的竞争。
这场博弈没有简单的赢家,但无论如何,1.7亿美国用户暂时可以继续刷他们喜爱的短视频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