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原本和中国一百多座城市结为“友好城市”的德国,一直在悄悄疏远...
那么,这到底怎么回事?为何越来越多的德国城市放弃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中德黄金时代
在2005年之前,中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一直不温不火,不算好也不算太坏,毕竟东西德在1990年才刚刚合并。
因此当时虽然也有一些两国城市结为了“友城”,但这仅仅是个名头,几乎毫无互动。
直到2005年默克尔上任,情况发生了改变。
在当政的16年里,她跑来了中国12趟,频率之高在欧美可以说绝无仅有,甚至目的地也并非只有北京这种政治中心,还有上海、广州、杭州等地。
那些年,中德之间的合作在默克尔带动下,自然是突飞猛进。
据统计,那段时间德国有上百个城市和中国城市结成友好伙伴,实现了合作共赢,经济蓬勃发展。
其中杜伊斯堡港最为突出,这座被选为了“一带一路”中欧班列重要枢纽的城市,直接成为了中国在欧洲的“门户”。
这种情况下,中德贸易量一路飙升,达到了惊人的2455亿欧元,中国成为了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而中国庞大的市场也成为了德国发家致富的依靠,宝马、奔驰等德国汽车巨头,都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可以说,这段中德的“黄金时期”,让双方真正实现了合作共赢。
关系破裂
可随着默克尔在2021年下台,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作为继任者的奥拉夫·朔尔茨明显对中国没有那么信任了,在2023年7月,还发布了一份《中国战略》,里面称中国是“伙伴、竞争者、系统对手”。
这里面透露的意思很明显,要和中国继续合作,但更要“控制风险”。
对此,德国明面上给出的理由,是德国太依赖中国了,像稀土基本95%都依赖中国,石墨、镁等也差不多。
此外德国本身的经济,也非常需要中国市场,甚至2020年爆发疫情时,德国的口罩、防护服等基础医疗物资,同样需要从中国进口...
这一切再加上欧美不断宣传的“中国威胁论”,导致德国人都开始普遍认为应该摆脱中国。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俄乌冲突的爆发,这场战争让欧洲和俄罗斯的关系一下非常紧张。
而中国虽然是保持中立,但在欧洲看来,不跟着一起制裁俄罗斯,那就等于帮助俄罗斯,因此对中国同样充满敌意,认为中国是俄罗斯的帮手。
这种观点自然也是影响了德国,虽然奥拉夫·朔尔茨政府因为经济原因,并没有明面上直接和中国闹矛盾,但私底下却有很多小动作。
就比如那些友好城市,一个个的都开始切断联系。
最经典的就是中国青岛和德国基尔,这俩城市是双方重要的海军城市,本来应该挺配的,但两城的“姐妹城市计划”却在2023年5月被德国以“安全风险”取消了。
甚至根据透露,基尔市政府取消前这件事甚至都没有咨询情报机构和海军。
只不过即便如此,这时候的德国还是离不开中国,比如2023年7月时,德国对华出口64亿欧元,比上个月降了7.3%,但从中国进口还保持在143亿欧元。结果在欧盟打算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时,德国还成为了少数反对的国家之一,导致中德之间的关系可以说非常复杂。
这同样影响了众多德国城市,让很多城市在对中国避之不及的同时,却也有很多德国城市赶着和中国加深联系。
这种现象甚至不仅是出现在中德身上,俄德同样如此,原本德国和俄罗斯在能源合作挺好,但随着“北溪管道”被炸,这才让德国开始和俄罗斯切割。
德国政府肯定知道这点,但仍然选择损失自己利益,靠向西方,要知道这个“北溪”管道对德国的重要性不亚于我国的三峡大坝,这样德国都能忍,真是不知道说什么..
不过至少就目前来看,中德双方的合作还在继续,因此我们相信,未来中德两国必然能在“去风险”的框架里,找到“稳合作”的平衡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