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都是医院要求升级,现如今全国竟有多家医院纷纷申请降级,从二级降为一级,甚至从三级降为二级。
还有大批医院主动退出医保……
这是什么情况?
01
大批医院宣布降级
陕西眉县槐芽东方医院自2025年9月1日起由二级综合医院降为一级;
宝鸡高新中医医院则主动申请从二级降为一级,床位同步从 80张减至20张。
四川多家医院完成调整:广元皮肤泌尿专科医院从二级降为一级,乐山华城耳鼻喉医院由三级降至二级。
甘肃临夏明瑞医院从一级综合医院申请降级为门诊部。
安徽淮南现代医院主动从二级综合医院降为一级。
湖南某妇科医院(2008 年成立)近期主动从二级专科医院调整为一级。
我们发现,主动要求降级的基本都是民营医院。
民营医院降级的核心原因是 “求生存”:一方面,不想再为维持原有等级投入成本,且其设备、人员、床位规模本就不满足现行等级要求;另一方面,是为避免因等级问题遭医保检查处罚。
说白了,这是民营医院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下的无奈之举,也是一种自保手段。
02
大批医院主动退出医保
民营医院自救不止降级,主动退出医保也成为它们的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上千家定点医药机构解除医保协议,仅8月就有600多家 “弃保”。
多地呈现集中退场趋势:内蒙古赤峰曾一周内431家机构主动退保,山东青岛388家解除协议的机构中97%为主动申请。
民营医疗机构主动退出医保,既有主动的原因,也有被动的原因。
现在能刷医保的医院竞争特别激烈,对不少民营医院来说,医保早不像以前那样能稳定带来病人了,很多刷医保的患者,都更愿意去公立医院。这种情况下,民营医院就想主动换个方向,比如做些收费高点儿、政策管得没那么严的业务,好赚更多钱。
而从被动角度说,医保给钱的规矩也变了:对医院怎么控制开销、用什么药和医疗耗材、能开展哪些诊疗项目,管得比以前严多了。有些民营医院本身管理就不行,尤其不会控制成本,一旦因为违规被医保扣钱罚款,亏得就特别厉害。
03
官方:退保可以,要倒查1-2年
大批医院主动退保,引起官方重视:你是不是有什么违规问题?
9月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
文件提到:如果定点医院、药店想解除医保服务协议,或者到期后不想再续签,医保经办部门会对它们1-2年内的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展开核查。
如果没查出问题,就能正常解除或不续签协议;要是查出有违法、违反协议用医保钱的情况,得先按规定处理完,才能解除或不续签协议。
也就是说医院只有通过严查,才可以成功退保。
其实对这些执意退保的医院,也不用过多评判。
民营医院想多挣钱,难免要受严格监管,一不小心还会被罚款扣钱;与其这样,不如卸下医保的束缚,凭真本事完全投入市场竞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