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企业只能被迫投降,那下一起凌辱事件就在路上。
先来看几个热搜词条:#迪卡侬已删除争议文案##迪卡侬广告中处女地一词引争议##迪卡侬广告词被指不尊重女性#……一开始看到这个网络消息,我是没太在意的,因为这些年企业动辄删除、撤销、下架的操作,实在太普遍了。
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正规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意识到它已经进入较为严肃的公共议题,于是点开看了看具体内容。不得不感叹,这是要把企业往死里整啊。
现在对企业的围猎,已经到了这么牵强附会、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了?
事情的起因是,知名运动品牌迪卡侬官方平台,在介绍一款潜水服产品时,文案中将海洋比喻成“处女地”——“海洋,是一块尚未开发且无边无际的处女地,我们希望帮助冲浪的你或即将体验冲浪的你探索冲浪的奥秘。”
这本是再常见不过的文案,但就是有人在平台发起投诉,认为迪卡侬使用“处女地”描述海洋,将女性身体符号用于自然景观的修辞,本质是对女性的物化与不尊重。
大开眼界。
怎么讲呢?有一种经济下行期的残酷。
不知道投诉的人是何种学历,但我想,但凡上完九年义务教育,都用过这个修辞吧?我们也不必去隐秘的角落里找,随便检索一下,在文辞上一向讲究的三大央媒,就有同样的修辞:
央视早在多年前就将海洋比作处女地,还以“处女地”为栏目名称,做了系列集。
高大上的颁奖舞台上,处女作也是一个常见词;大概有十二分之一的人,星座归属处女座。按照举报的逻辑,这些修辞是不是都要改一番?
这些,也都没见你们举报?老是对着企业喷算什么本事,有种碰碰硬的?
对了,还有人扒出,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处女地”为“未开垦的土地”。那,就看你们敢不敢碰一碰了。
我不知道这背后是真的追求所谓的权利,还是在做见不得人的流量生意,但这样拿着放大镜给企业看病,真的很有病,哪怕很无厘头,也会对企业造成很大伤害。别的不说,这次迪卡侬官方撤除文案,广告投放的损失谁来买单?
无人问津。
在社交平台,一个典型的留言说,“感觉不适的都是女性,说没事的都是男性,说的和你们性别无关你们当然不觉得被冒犯,大多数女性不舒服这个词以后就是要改要被替代啊,时代在进步。”
可是,这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这些打着维护女性权益的旗号肆意投诉的人,才是女性权利平等之路上的绊脚石吧?
真正的抗争是面向强者,而不是对着某家企业某个人360度无死角挑刺。面向弱者的,那不叫抗争,而是欺负。
按照这样的节奏,早晚有一天,举报者也会被举报吞噬。不信就现在去审视自身,自己写过的所有文字、说过的所有话中,有没有“处女地”或者类似的被你们认作冒犯女性的地方?自己的作文本里或者试卷上,有没有自己告自己的呈堂证供?
真正的女性权利捍卫者,也应该勇敢地、坦荡明确地、义正言辞地反对这些人。TA们压根不是为了让自己站起来,只是为了打倒别人。
近年来,受到类似无端指责的企业不止一家。它们大都选择屈从,因为它们知道一旦陷入纠缠,就很难抽身,也不太会有权威机构为其主持正义。
这次,一些媒体也只是简单地报道举报内容和撤文案的消息,再加上一些迪卡侬近些年经营不好的数据,便推出了报道。这样的“中立”报道很安全,除了带来流量,不仅无补于事,反而放大了迪卡侬遭受的围视,带来压力。
真正负责任的媒体,也应该勇敢地、坦荡明确地、义正言辞地反对这种欲加之罪。
我不同情本可不必作死的西贝,但必须力挺无端遭诟的迪卡侬。因为我们每后退一步,看似息事宁人,也离悬崖更近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