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7日电(记者贺书琛)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近三年来全区各级检察机关办理的10起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在包头市检察机关督促整治外来入侵物种行政公益诉讼案中,包头市昆都仑区境内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接壤的近2000亩土地,被刺萼龙葵大面积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包头市检察机关开展专项监督行动,并依托跨区域协作机制,联合乌拉特前旗检察院对接壤区域进行协同监督,有效保护了区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中,四川某石油工程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将4.3万余立方米工业废水交予无资质的王某某等人处理,后者违规排放致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检察机关立案后,追究16名个人和涉案公司连带责任。截至目前,有关部门完成收缴共1404.3万元生态修复赔偿金。
在呼伦贝尔市检察机关督促治理林草地沙化行政公益诉讼案中,呼伦贝尔市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辖内红花尔基林业局巴日图林场施业区内存在多处林草地林木枯萎等植被退化情况,而且自2012年起沙化面积逐年扩大。在检察建议推动下,多部门开展生态保护协作,林草地沙化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此外,呼和浩特市某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污案、兴安盟草原沙化治理案、通辽市辽河流域浮桥阻碍行洪案、赤峰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锡林郭勒盟草原矿山地质环境案、巴彦淖尔市某国有林场林地案、乌海市辖内某公司非法占用草地案入列10起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自治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赵国华介绍,2023年以来,内蒙古审查逮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904件1379人,审查起诉5966件8213人,全区各级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领域案件8168件,制发检察建议5268件,提起公益诉讼573件,追缴和推动追偿生态环境修复、损失费用21.47亿元,有力惩治了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