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网友发现天津出现隐翅虫!
之前就曾听说
拍死、捏死隐翅虫后
接触到虫子的皮肤
会开始红肿、瘙痒、灼痛、起水泡……
根据评论区网友反馈
天津多区都出现了隐翅虫
看样子这种小虫已经“入侵全市”了!
隐翅虫究竟有多“毒”?
隐翅虫俗称 “影子虫”“飞蚂蚁”,体型微小(通常不足 3 毫米),黑黄相间,尾部带刺,部分足为黄或黑色。其中 11 种 “毒隐翅虫” 含强酸性(pH 值 1-2)毒液,虫体被拍打、压碎后,毒液接触皮肤会引发剧烈反应,故被称为 “飞行的硫酸”。
这类虫子昼伏夜出,喜杂草、树林、排水沟等潮湿环境,有趋光性,夜间易被灯光吸引。在我国,毒隐翅虫分布广泛,4-5 月为早发期,7-9 月(尤其夏末秋初)为高发期,邻近农田、河岸的居民区需重点防范。
警惕“条索状皮疹”
隐翅虫皮炎是毒液直接或间接接触皮肤引发的急性炎症,核心诱因是“拍打压碎虫体”——毒液溅落皮肤,或经污染的手指接触其他部位,均可能致病。
局部症状:接触后迅速出现红斑、水肿,继而形成线条状、条索状(类似“鞭抽痕”)或点状的丘疹、水疱,严重时水疱融合成脓疱,破溃后易继发感染,伴随明显灼痛,可能影响肢体活动;
全身反应:约10%-20%患者(多为毒液接触量大、未及时处理者)会出现低热、头痛、乏力、恶心,邻近皮损的淋巴结可肿大且有触痛;少数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极个别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接触隐翅虫毒液后如何应对?
0 1
第一步:紧急处理毒液:
接触后立即用肥皂水、苏打水等弱碱性溶液冲洗患处10-15分钟(中和酸性,勿用碘酒),无条件时可用清水冲洗或冷敷;
0 2
第二步:分级用药:
轻度症状(仅红斑、小丘疹)可外涂炉甘石洗剂或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中度症状(水疱、糜烂)需用硼酸溶液湿敷,配合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0 3
第三步:重症就医:
若出现大面积皮疹、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
防控关键:吹抖勿拍打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及附属医院张峻岭主任反复强调,隐翅虫皮炎“可防可控”,核心原则是“吹赶、抖落,切勿拍打”:
个人防护:户外穿长袖衣裤,扎紧袖口、裤脚,避免在草丛、树下、路灯下长时间停留;夜间关闭非必要灯光,室内安装纱窗,防止虫体飞入;
正确驱虫:发现隐翅虫落在身上,切勿直接拍打,可用嘴吹走或纸片轻拨移除;
环境清理:定期清除住宅周边杂草、积水,高发期可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消杀,从源头减少虫体滋生。
您家发现这种小虫了吗?
谨记!千万别拍打!
点个【❤】提醒下身边人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