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的哈尔滨,气温还没完全转凉,但黑龙江大学体育馆早已被热浪裹挟。
不是天气热,是近
11万名毕业生
挤爆了招聘会。
现场照片在网络上疯传:入口处队伍蜿蜒几百米,每个展位前挤得水泄不通,年轻人手里攥着简历,额头冒汗,眼神里混杂着期待和焦虑。
有网友苦笑:“这哪是招聘会?分明是春运现场。”
这不是特例。
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突破1300万,再创历史新高。而黑龙江这场招聘会,只是缩影中的缩影。
学历确实贬值,之前媒体就报道过硕士生争抢月薪5000的岗位,还觉得“真香”?
“学历不如一张废纸”,这话虽然极端,却戳中无数人的心。
某国企展位前,招聘专员明确表示:“行政岗,本科底薪4000,硕士5000。”
一个黑龙江大学的硕士生苦笑:“读了19年书,工资不如外卖员。”
可即便如此,他仍投了简历:“没办法,先活着再说。”
数据更残酷:约40%的毕业生选择“慢就业”,说白了就是找不到工作。
三成毕业生愿意接受“零起薪实习”,只求换一个工作经历。
网友自嘲:“以前说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现在发现命运根本没打算让你改变。”
几年前,张雪峰一句“土木行业未来缺口大、工资高”,让多少农村家庭、普通工薪家长咬牙掏出血汗钱,把孩子送进土木专业。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父母们起早贪黑、省吃俭用,一年一万多的学费、生活费,四年下来少说十万块砸进去,就盼着孩子毕业能端上“铁饭碗”。
可现在呢?
房地产行业凉了、工地停工了、设计院裁员了。
一批批土木毕业生拿着简历跑遍招聘会,却连个月薪4000的岗位都抢不到。
有学生苦笑:“张老师说的‘前途’,是前途无‘亮’吧?”以前说土木辛苦,但至少能就业。
现在呢?房地产成夕阳产业:恒大爆雷、碧桂园债务危机、项目烂尾,连行业巨头都自身难保,哪还有新岗位给毕业生?
设计院疯狂降薪:以前月薪1万+,现在底薪3000还要“竞聘上岗”;施工单位不要新人:“欢迎35岁以下有经验的,应届生勿扰!”
最讽刺的是张雪峰自己早转型做升学规划了,可被他“推荐”学土木的学生,却卡在毕业即失业的关口,哭都找不到调!
多少家庭现在悔青了肠子:
“当初就是信了张雪峰的话,现在孩子毕业在家躺了半年!”
“十万学费打水漂,不如当初直接去学开挖掘机!”
“孩子说想去打工,可四年大学白读了?”
张雪峰倒是赚得盆满钵满。
一场咨询费几千块,一句“推荐”轻飘飘。
可那些普通家庭呢?钱花了、时间砸了、希望没了。
现在很多网友恍然大悟,其实说句老实话,学历贬值确实已经变成了摆在台面上的事。
以前大学生毕业之后,大家经常说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可是大家仔细搜索一下相关的数据就能发现,现在每年都有上千万大学生毕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数据,有的时候真的不敢仔细去思考。
而且大家也清楚,自从学校扩招之后,很多学校的专业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这是大实话。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很多网友强调的一些大学无非就是延迟了就业。
让这些年轻人们晚四年步入社会去找工作,现在的情形好像有一点让人恍惚,不少的外资也走了,反正给大家的感觉就是物价在上涨,可是工资这么多年没有上涨,再加上找工作的难题,很多年轻人觉得有些迷茫有些困惑,这也是理所应当的。
从互联网评论区也能清楚的看到,很多网友在吐槽的同时更多的是无奈,我看到有网友说专家讲的挺对,付费上班,如果我们搜索相关的新闻,确实能看到一些现象。
总之现在就业确实变成了一个难题,所以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太多的担忧和无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